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脾門淋巴結清掃的臨床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胃全切除術的進展期胃癌患者55例,男37例,女18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9.3±7.2)歲。根據UICC的TNM分期,II期共26例,III期共23例,IV期共7例。癌變位于胃上部1/3共13例,胃中部1/3共18例,胃小彎18例,全胃癌6例。其中行腹腔鏡下保留脾臟+脾門淋巴結清掃手術方式的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TNM分期,II期14例,III期12例,IV期5例;行傳統脾切除+脾門淋巴結清掃的全胃切除術患者25例作為對照組,男19例,女6例,TNM分期,II期12例,III期11例,IV期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例、TNM分期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手術方法(1)開腹全胃切除術聯合脾切除患者取上腹正中切口,常規對腹腔進行探查,探查內容包括腫瘤部位,腫瘤侵襲深度及侵襲范圍以及腫瘤腹腔及淋巴結轉移情況等。沿胰腺剝離被膜,分離胃網膜右動靜脈并緊貼根部夾斷,清掃幽門下淋巴結,接著分離胰腺被膜只胰腺上段,切開肝十二指腸韌帶并清掃韌帶內門靜脈和肝固有動脈周圍淋巴結。分離胃右動脈并緊貼根部夾斷,清掃幽門上淋巴結。分離十二指腸起始部,在距離幽門3cm處切斷十二指腸,清掃肝總動脈周圍淋巴結。(2)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全胃切除術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仰臥位,兩腿分開,于臍部稍下方行1mm左右切口作為觀察孔,然后于臍上2cm左側鎖骨中線處、左腋前線肋緣下2cm處穿刺5mm、12mm的切口作為操作孔。右側對稱左側同樣做兩個操作孔。建立12~15mmHg的氣腹,30°置入腹腔鏡開始探查腹腔是否有腫瘤,并開始清掃各淋巴結及游離胃,清掃順序及方法同開腹手術,然后在腹腔正中行長約5~6cm的可口,將游離的胃提出腹腔,在賁門口2~3cm處做荷包縫合,切除全胃。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正態分布的各統計指標均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數值比較采用t檢驗,率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恢復情況對比由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術后進食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平均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平均手術時間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傳統上伴脾臟和胰體尾切除是胃癌的根治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一直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然而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發現,患者術后并發率以及長期生存率由于胰體尾遭到切除一直居高不下,故目前臨床上大多應用保留胰體尾的切除術,除非胰腺受到腫瘤的侵襲。
本研究發現,在手術過程中由于得益于腹腔鏡的視野放大作用以及超聲刀止血功能,在保留脾臟的同時患者淋巴結清掃程度與傳統開腹手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由于保留脾臟,患者術中出血量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也優于對照組。故本研究認為,保留脾臟的脾門淋巴結清掃在腹腔鏡下是完全可行的。熟練掌握腹腔鏡胃全切除的技術才是影響清掃效果的關鍵。
作者:郭蕾 單位:山西省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