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秋季腹瀉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腹瀉又稱腹瀉病,為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腹瀉和電解質紊亂為主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發病季節以秋季較高,發病年齡以6個月~2歲為最多,大部分為細菌、病毒感染,也可由喂養不當、受涼等因素引起,常伴有嘔吐、溢乳、食量減少、精神不振、嗜睡、體重下降、發熱等,護理工作的好壞可直接影響患兒的康復。我院通過飲食、補液、控制感染、對癥及支持療法,同時加強消毒隔離措施,嚴密觀察病情,為患兒提供全方位護理,使大多數患兒早日康復,順利出院。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共125例,為于2006年~2008年秋季期間來我院進行診治的患者。其中,男70例,女55例;年齡1個月~3歲,其中,1個月~1歲100例,2~3歲25例。輕型腹瀉63例,重型腹瀉62例。
輕型腹瀉表現為:大便每天3~10次,黃色或黃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有酸臭味,偶爾有惡心、嘔吐。患兒精神狀態好,無明顯口干、眼窩凹陷、尿少、皮膚彈性差等脫水癥狀。重型腹瀉表現為:為致病性大腸埃希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輕型腹瀉轉化而來。大便次數一般為每日10~15次以上,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水分多,常伴頻繁嘔吐,小兒精神萎靡、高熱、腹脹、脫水癥狀明顯。對少數嚴重患兒服營養物質不能耐受者,應加強支持療法,必要時全靜脈營養。
住院天數最短2d,最長15d。將上述125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65例,觀察組60例,兩組一般資料情況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兩組均給予抗病毒、糾正脫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全面綜合護理措施,其主要內容有嚴密觀察病情、消毒隔離、心理疏導、皮膚護理、飲食指導、靜脈補液等,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征求患兒家屬、醫生和護士的意見,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觀察并對比兩組治療后的療效,總結護理體會。
1.3療效標準
大便<5次/d,無惡心、嘔吐為顯效;大便5~10次/d,稀水樣或蛋花樣,伴有惡心、嘔吐為有效;大便>10次/d,稀水樣或蛋花湯樣,伴有惡心、嘔吐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用SPSS15.0程序進行統計學處理。若是正態分布,用方差分析,組間、組內比較;若是非正態分布,用秩和檢驗。P<0.05表明具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經過治療與護理后,兩組的患兒的療效見表1。由表1可知,觀察組的治療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
表1兩組患兒療效的比較(例)
3討論
小兒腹瀉對嬰幼兒的健康危害很大,且由于小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機體防御功能差、人工喂養等因素,易患腹瀉病,因此應以預防為主。小兒秋季腹瀉中80%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輪狀病毒是主要病原,主要表現為多次稀水樣便及電解質紊亂,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一系列臨床并發癥,如腸套疊、酸堿電解質紊亂、感染性休克、腸穿孔等嚴重后果。同時本病作為一種自限性疾病,只要護理得當,可使患兒盡快恢復正常,因此,護理在小兒秋季腹瀉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提高療效,對小兒秋季腹瀉的治療有著積極意義。
3.1基礎護理
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勤更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洗凈臀部,用軟毛巾拭干,涂護臀膏,防止臀紅、尿布疹。同時做好口腔護理,每天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口腔,防止發生口腔炎。
3.2病情觀察
掌握患兒排尿時間、次數、尿量、大便及嘔吐的性質、次數及量,以準確估計失水情況。特別是對重度腹瀉的患兒加強觀察,詳細記錄患兒精神狀態、口渴及皮膚、黏膜干燥程度、眼窩及前囟有無凹陷、哭聲是否響亮等。根據脫水的程度采取不同的補液方法:輕度脫水提倡口服補液并繼續進食;中度脫水如果患兒可進食水,仍主張使用ORS液,若出現眼瞼水腫應停止服用,改用白開水或母乳;重度脫水者根據醫囑立即補液。
3.3嚴格消毒
按照腸道傳染病隔離,做好床邊隔離,護理患兒前后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在護理病毒感染的患兒時,醫護人員在做各種操作及檢查后一定要洗手,洗手后用消毒液浸泡1~3min,消毒液4h更換1次。每完成一例患兒的護理及治療要洗手消毒后再為另一例患兒進行操作。患兒的污物不能隨地亂扔,要放在指定的筐內。空氣消毒每日用紫外線照射病室1h。定時開窗通風,注意保暖。水籠頭、門把手按要求6h用消毒液擦拭1次。床頭桌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1次。
3.4飲食管理
提倡早期經口進食。除嚴重嘔吐者暫停進食4~6h以外,其他患兒均可進食。輕度腹瀉患兒宜食清淡、易消化之物,禁食油膩、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養者哺母乳,若人工喂養可喂稀飯、牛奶,斷奶進食者食米湯、稀飯、豆漿等。重癥患兒在禁食4~6h后,應根據病情盡早給予少量母乳或米湯等半流質、流質飲食。臨床實踐證明,早期進食者食欲恢復快,體力恢復早,體重增長快,特別是對那些免疫力減弱、腹瀉遷延不愈的患兒。宣傳早期進食的好處是護理腹瀉患兒的重要內容。
3.5心理護理
患兒病情重,短期內療效不明顯,有的患兒年齡太小或體型太胖,靜脈穿刺容易失敗,其家屬往往會對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產生懷疑、不信任,甚至抵觸情緒,不配合醫護人員的診療方案和護理操作。筆者采取如下方法:與患兒家屬溝通,加強責任心,提高技術水平,平時加強崗位練兵,注意提高新護士的穿刺技能,用新老護士“結對”的方式,使青年護士的靜脈穿刺水平不斷提高。臨床操作中,如給較小嬰兒扎針或取血時,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護士執行;青年護士在進行穿刺時,若第一次未成功,主動邀請病房中技術嫻熟的護士幫助完成。讓患兒家屬了解有關病情、診療計劃、治療效果和預后信息,可以使其產生安全感,消除他們的疑慮和誤解,以取得患兒家屬的理解和支持。
3.6安全護理
受化療藥物及腹瀉的影響,患兒出現不同程度的體質虛弱、頭昏、低血壓、心情煩躁,這些并發癥可引起患兒跌倒、墜床等意外,應加強安全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可采取相應約束措施,確保患兒安全。
總之,小兒秋季腹瀉護理的內容較多,需要較廣的知識面、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只有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去了解和關心患兒及其家屬,才能根據患兒的特點、飲食習慣、經濟條件等來制定護理計劃。本文通過對本組小兒秋季腹瀉的分析評估、病情觀察,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特別是加強對腹瀉患兒的心理護理、飲食指導、藥物治療與護理、基礎護理等,提高了患兒的生活質量,減輕其痛苦,促進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