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排尿鍛煉對骨科病患健康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術后尿潴留是指手術后8h之內(nèi)患者不能夠排尿且膀胱內(nèi)的尿量大于600ml,或是患者不能夠自行而有效地排空膀胱且殘余的尿量大于100ml[1]。術后尿潴留為骨科手術患者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尤其易發(fā)生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下肢骨折、骨盆骨折等手術后,由于膀胱括約肌的反射性痙攣,使尿液排出受阻,特別是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術后使用鎮(zhèn)痛泵的患者,臨床上更容易發(fā)生尿潴留[2]。尿潴留可以導致膀胱過度膨脹與永久性的逼尿肌損傷[3],而采用留置尿管預防尿潴留,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痛苦與不便,還會大大增加尿路感染的機率,延長住院天數(shù),增加醫(yī)療費用。為了降低骨科手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和導尿率,本科選擇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間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160例,采取術前及術后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現(xiàn)將臨床護理情況及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本科收治的骨科手術后患者16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62例,年齡11~68歲,平均年齡(45±8.98)歲,其中上肢骨折患者46例,下肢骨折患者49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51例,其他14例。麻醉方式46例采用臂叢麻醉,32例采用硬膜外麻醉,82例采用腰麻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成2組,護理干預組80例,對照組80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麻醉部位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4]
手術后患者尿液滯存在膀胱內(nèi),有尿意且經(jīng)過誘導20min后尿液仍不能排出,同時膀胱處于充盈狀態(tài),恥骨上區(qū)隆起,可以捫及脹大的膀胱,伴有患者感覺痛苦難忍。
1.3方法
1.3.1實驗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按照骨科手術護理常規(guī)操作。對照組不進行術前及術后排尿訓練。護理干預組: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有計劃的排尿訓練,具體方法如下。
1.3.1.1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及時指導患者適應病房的情況,向患者講解手術及麻醉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同時要告知患者術后臥床期間有可能發(fā)生尿潴留以及預防的方法,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增強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能夠以最佳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為了預防尿潴留的發(fā)生,術前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向患者講解術前訓練臥床排尿的目的、意義和方法,指導督促患者練習臥床排尿,5~6次/d。讓患者認識到其重要性,主動配合訓練,指導患者在床上練習便器的使用方法。
1.3.1.2術后護理手術后要根據(jù)患者的個性特點進行良好的心理及護理干預,盡可能動員患者盡早地排尿,指導患者放松的心情。在尿潴留的早期,在病情允許,不影響手術效果的情況下,可以讓患者坐起,盡可能讓患者采取習慣性姿勢進行排尿,同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陌茨?、聽流水聲、溫開水沖洗會陰、聽音樂等多種方式,引起排尿反射,進而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促使患者排尿,必要時可以使用藥物。還可以對患者采用熱水袋敷于下腹部或按摩膀胱區(qū)的方式,刺激肌肉收縮,促使排尿,水溫以60~70℃為宜。
1.3.2觀察指標
1.3.2.1排尿時間:記錄從患者訴說有尿意后到尿液排出的時間。包括手術前第1次排尿訓練與末次排尿訓練的排尿時間及術后第1次排尿時間。
1.3.2.2尿潴留的發(fā)生率。
1.3.2.3應用導尿術的情況:發(fā)生尿潴留的患者如果通過指導放松,給予心理疏導,及適當干預措施(如腹部按摩、聽流水聲、溫熱水沖洗會陰等),60min后仍不能自行排尿要行導尿術。
1.3.3統(tǒng)計學方法選用SAS8.2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2組患者排尿時間比較
2組患者術后第1次排尿時間,護理干預組為(5.67±4.11)min,對照組為(19.79±12.54)min,經(jīng)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2組患者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及采用導尿術的情況比較護理干預組發(fā)生尿潴留者11例(13.75%),對照組發(fā)生尿潴留者32例(40%),2組間采用χ2檢驗,χ2=14.0250,P=0.0002<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干預組應用導尿術者6例(7.50%),對照組應用導尿19例(23.75%),2組間采用χ2檢驗,χ2=8.0119,P=0.0046<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3.1排尿過程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生理過程,它是膀胱和神經(jīng)之間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而反射孤中的任何排尿障礙都可以引起排尿困難或尿潴留的發(fā)生[5]。術后出現(xiàn)尿潴留的原因有心理因素,骨科手術患者大多由于創(chuàng)傷入院,術前來不及做好思想準備,護士也來不及做好細致的護理工作和術前的排尿訓練[6]。擇期手術的患者因術前生活可以自理從而輕視了術前的健康教育指導,加上患者心理上對手術的恐懼、焦慮、環(huán)境不適等因素易出現(xiàn)尿潴留[7]。排尿方式的改變也是導致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的因素之一,術前患者未進行臥床排尿訓練,術后由于不能下床,患者又不習慣在床上排尿,進而導致膀胱的過度充盈,逼尿肌收縮無力,從而敏感性降低發(fā)生尿潴留[8]。
3.2因此在骨科手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排尿訓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從排尿時間來看,護理干預組中術前排尿訓練的末次排尿時間與首次排尿時間相比要短,術后第1次排尿時間和對照組相比要短,差異均有顯著性,這表明經(jīng)過術前排尿訓練及術后排尿的護理干預后,患者雖然臥床,處在一個不適應排尿的狀態(tài)中,大腦皮層也可以較快解除對排尿抑制,可使患者術后能順利排尿,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有研究顯示,對患者手術前進行排尿訓練可以預防并減少排尿困難與尿潴留的發(fā)生[9]。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時還應注意有些患者由于病情相對較輕或是精神緊張,不愿意在床上排尿,對這部分患者認真并耐心的做好宣教,讓其認識到配合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減輕患者壓力,督促其做好訓練。
4小結(jié)
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前心理護理及排尿訓練,術后耐心指導和及時給予適當?shù)淖o理干預措施,患者在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和應用導尿術的情況會明顯減少,認為排尿訓練是預防和減少骨科手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的有效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