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胃十二指腸穿孔腹腔鏡手術療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比較腹腔鏡手術及開腹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合并高血壓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腸穿孔合并高血壓病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例。對照組給予降壓及開腹穿孔修補術治療,觀察組給予降壓及腹腔鏡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治療,同時兩組患者均配合抗感染、鎮痛、補充營養等對癥治療,比較兩種手術方式方法的效果及血壓波動情況。結果觀察組在手術時間、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術中血壓的波動情況較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與傳統的開腹穿孔修補術相比,腹腔鏡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治療合并高血壓病胃十二指腸患者的效果更為理想,且血壓波動情況較小,手術風險低,故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胃十二指腸穿孔;高血壓病;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療效
胃十二指腸穿孔是普外科臨床中十分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快、病情重、預后差等特點[1],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及生命。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生活及工作節奏的明顯加快,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使得消化性潰瘍及其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胃十二指腸穿孔的發病率均較以往明顯升高,且有一定的年輕化趨勢,因此需要開展積極的治療[2]。外科手術是最為常用的治療方式,手術方法較多,如胃大部切除術、開腹修補術及腹腔鏡手術等,均有較為理想的效果。但對于合并有高血壓病的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其病情更加嚴重,且高血壓病的存在會給手術的順利進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又可導致術后并發癥、不良反應的增加[3]。因此針對此類患者,應選擇正確的手術方式,以保證手術順利、促進病情的早期康復。筆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比較胃十二指腸穿孔合并高血壓病患者行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
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腸穿孔合并高血壓病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例。觀察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56~70歲,平均年齡(61.5±3.8)歲;穿孔時間1.5~20h,平均(9.1±1.7)h;穿孔部位:胃穿孔20例,十二指腸穿孔11例;穿孔直徑2.1~10.1mm,平均(6.9±2.7)mm;高血壓病分級:1級16例,2級13例,3級2例。對照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55.5~69歲,平均年齡(61.2±4.0)歲;穿孔時間1~19h,平均(9.3±1.5)h;穿孔部位:胃穿孔19例,十二指腸穿孔12例;穿孔直徑2.0~10.2mm,平均(6.8±2.9)mm;高血壓病分級:1級17例,2級11例,3級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穿孔時間、穿孔部位及穿孔直徑、高血壓病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標準
①年齡:≥45周歲,且≤70周歲,男女不限。②均符合“胃十二指腸穿孔”[4]及“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③排除胃及腸道存在惡性腫瘤的可能。④排除合并有肝腎系統、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⑤同意手術治療,由家屬或本人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者。⑥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者。
1.3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術前完善各項準備工作,并給予合理的降壓藥物進行降血壓治療,維持血壓在較低水平,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幫助患者取仰臥位,待麻醉起效后,行開腹穿孔修補術,在上腹部做一橫向切口,長度約為10cm,進行腹腔探查,在直視下進行手術治療,術后注意留置引流管,并給予抗感染、鎮痛、補充營養等對癥治療,病情穩定后拔出導管。
1.3.2觀察組術前完善各項準備工作,并給予合理的降壓藥物進行降血壓治療,維持血壓在較低水平,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臥位,待麻醉起效后行腹腔鏡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在腹部進行穿刺,并建立人工氣腹,注意維持氣腹壓力的穩定,再于臍上孔、鎖骨中線下分別設置主操作孔及副操作孔;隨后進行腹腔內沖洗,并探查病變部位,明確穿孔位置,固定后進行縫合及修補,完成后關閉穿孔,最后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腹腔沖洗。最后縫合切口。術后配合抗感染、鎮痛、補充營養等對癥治療。
1.4觀察指標
注意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等指標,同時觀察兩組患者血壓的波動情況。
2結果
2.1兩組患者綜合指標比較(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血壓波動情況觀察組手術過程中的血壓波動較小,未出現高血壓危象及低血壓等表現;對照組高血壓危險1例,低血壓5例,血壓波動幅度較大,經有效治療后血 壓均穩定。
3討論
1990年,由法國Mouret等外國醫生第一次將腹腔鏡手術應用于消化性潰瘍穿孔的治療,自此后腹腔鏡下手術在胃十二指腸穿孔的治療方面得以廣泛應用[5]。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下手術的優勢十分明顯,如具有切口小、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野佳、不易留有瘢痕、美容效果好、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6]。且本研究結果表明,腹腔鏡手術對于血壓的影響情況較小,故腹腔鏡手術更適用于合并有高血壓病的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的治療,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凌豐軍.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比較[J].醫藥論壇雜志,2015,36(12):116-117.
[2]劉安明.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對比[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12):14-15.
[3]桑運升.比較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伴高血壓的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5):112-113.
[4]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第7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427-428.
[5]徐恒.比較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術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106-107.
[6]汪雪,汪樹林.腹腔鏡輔助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2):139-141.
作者:李俊偉 單位:吉林省松原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