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2021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

2021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1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1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了切實做好2021年全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394號令)《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工程建設活動引發地質災害防治辦法》等法規和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我區地質災害現狀和2021年全區降水趨勢預測,制定本方案

一、2020年全區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2020年區發生地質災害險情2起,造成經濟損失15000元,未造成人員傷亡。全年共開展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地質災害防治避讓知識宣傳培訓31次,進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31次,參加演練人數達2000余人。各鄉鎮、街道及有關部門要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切實加強領導,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2021年全區降水預測

根據市氣象部門資料,預計2021年汛期(5—10月)降雨總量345-510毫米,較常年同期略偏多。其中主汛期(6-8月)降水量265-345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1-2成,6月降水量偏多2成,7、8月降水量較常年偏多1成。汛期各月降水量預測為:5月份25至45毫米,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少;6月份60至9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2成;7月份90至135毫米,較常年偏多1成;8月份95至120毫米,較常年同期略偏多;9月份55至80毫米,較常年同期略偏少;10月份20至40毫米,較常年略偏少。

三、2021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全區地質災害分布、發育特征,結合2021年汛期降水量預測,全區地質災害發生趨勢預測如下:

(一)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主要區段。橋溝街道—街道—鳳凰街道—南市街道—棗園街道區域(市中心規劃區)、新區。

(二)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重點城鎮。柳林鎮、河莊坪鎮、李渠鎮、姚店鎮、萬花山鎮、川口鎮。上述城鎮人口稠密、地質環境脆弱、人類工程活動強烈,在降水、人為活動等因素誘發下,發生地質災害的概率較大。

(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交通干線。公路方面:國道210延川至區甘谷驛段,區至安塞地方道路(舊路),區至延長公路甘谷驛至黑家堡段,延黃高速公路擴能工程區段。以上路段在修建過程中形成了大量危巖體,在降水、震動等誘發作用下,很可能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危及行人、車輛的安全。鐵路方面:神延鐵路子長—段,西延鐵路黃陵—段。機場方面:南泥灣機場。

(四)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輸油輸氣管線。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靖西一、二、三線段;長慶輸油一處:靖邊—咸陽管線段,安塞—段,延長集團管道公司輸油三處:姚店—永坪段、七里村—姚店段,輸油六處:姚店—甘泉段。

(五)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礦山。蟠龍、馮莊等鄉鎮煤礦開采區,因地下局部采空,可能引起地面塌陷、裂縫;煤炭生產主管部門要加強檢查,組織企業治理。城區的部分磚瓦廠生產方式不合理,亂堆廢坯、廢磚,可能誘發小型滑坡、崩塌、泥石流,應急和自然資源部門應組織整改。

(六)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預測。全區今年共有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63處,其中滑坡53處,崩塌10處;威脅100人以上隱患點3處;威脅到611戶、3345人、2465間房屋、財產27461萬元。對每個隱患點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并提出應急防治措施(詳見附件)。

(七)地質災害發生的時段預測。根據全區降水趨勢預測資料,2021年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時段為5—10月,其中7、8兩個月為高發期,應重點加強防范。另外,每年的融凍季節(3—4月)也是凍融型崩塌滑坡高發期。

四、地質災害預防措施

(一)實行領導責任制。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各鄉鎮、街道對轄區內的地質災害安全防治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責任單位負主體責任。自然資源部門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職能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自然資源局分局總牽頭,其它分局開展地質災害三查工作,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工作日程。編制地質災害年度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報區政府批準后實施;指導各鄉鎮、街道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防治單位和責任人,建立預警系統,制定防范措施;嚴格執行地質災害評估制度,為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咨詢和技術服務;做好汛期地質災害值班、檢查、巡查等工作。人武、公安、經發、財政、水務、氣象、交通、電力、住建、農業、民政、教育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威脅公路、鐵路、電力、水利、礦山、學校、交通路線等設施或企業安全的地質災害,由其主管部門或危及單位負責監測預防,并進行治理,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監督檢查驗收。自然資源局分局地質環境監測站要加強對全區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工作的檢查和指導。

(二)嚴格執行防治值班制度。自然資源局分局要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全年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室要做到人不離崗,崗不離人。汛期是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時段,傷亡性地質災害大多發生在6—9月。為預防不測,各級防災減災機構都要堅持汛期24小時值班,做到及時應變、及時上報和妥善處理重大情況,加強上下聯系和協調,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零傷亡,最大限度降低經濟損失。

(三)嚴格執行險災情速報制度。一旦出現險災情,立即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時限要求,對災情逐級上報、續報,并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調查。地質災害分為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中型(因災死亡3—10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大型(因災死亡10—30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和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為了確保地質災害災情上報迅速、準確,各鄉鎮、街道和各部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發生小型地質災害,由所在鄉鎮、街道及時向區政府及自然資源局分局匯報,同時上報市自然資源局,并由區政府組織調查和作出應急處理。

2.發生中型地質災害,由所在鄉鎮、街道24小時內上報區政府及自然資源局分局,同時上報市政府、市自然資源局和省自然資源廳,協助市政府及時組織調查和作出應急處理,并將詳情上報自然資源部。

3.發生大型地質災害,由所在鄉鎮、街道12小時內上報區政府及自然資源局分局,同時上報市自然資源局、省自然資源廳和自然資源部,以后每24小時向自然資源部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直至調查結束,省政府將及時組織調查,并作出應急處理。

4.發生特大型地質災害,由所在鄉鎮、街道6小時內上報區政府及自然資源分局,同時上報市自然資源局、省自然資源廳和自然資源部,以后每24小時向自然資源部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直至調查結束,由自然資源部或委托省(市、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及時組織調查和作出應急處理。委托省(市、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進行調查處理的,最終形成的應急結果應盡快報自然資源部。

5.地質災害速報內容。根據已獲得的信息,說明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地質災害類型,并盡可能詳細說明災害體規模、可能誘發因素、地質成因和發展趨勢等,同時提出主管部門所采取的對策和措施。

(四)嚴格執行汛期巡查檢查制度。

1.檢查內容:主要圍繞組織機構、防災減災預案、物資、經費、通訊、措施、預報方法、監測儀器和監測記錄、報警設備等方面的準備情況。

2.檢查處理:汛期檢查結束后,對檢查出的問題登記造冊,并提出處理意見,確需上級解決的,應及時上報,總結推廣好的經驗、方法,完成防災減災汛期檢查報告。

3.巡查范圍:自然資源局分局要于6月上旬開始,對全區地質災害進行巡回檢查,確保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各鄉鎮、街道要結合當地實際,認真做好汛前排查,落實各項制度,夯實監測責任,完善防御措施,加強汛期巡回檢查,切實增強突發性災害應急反應能力。

(五)嚴格落實汛期應急調查制度。自然資源局分局成立由局長李樹彥任組長,分局地環科和地質環境監測站全體人員為成員的巡查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小組,配備應急監測儀器。一旦接到險情、災情報告,要在速報制度規定時效內做出應急調查,并根據調查情況及時報請區政府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啟動《區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同時,巡查和應急調查小組要根據巡查結果,結合天氣和隱患點情況,對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成災范圍和影響程度等進行評估,及時向區政府提供災情發展趨勢,會同氣象部門地質災害預報。

(六)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區交通、公路、鐵路行政主管部門要組織有關單位對轄區內在建或已建成使用的各等級公路、鐵路、橋梁、隧道兩側及正在施工建設的公路沿線的地質災害隱患情況進行詳細排查,重點排查公路兩側的不穩定斜坡、橋梁周邊威脅坡體、隧道兩側等;區經發局等部門要加強管道運行及管道周邊的安全監管排查,防止因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生造成管道破(斷)裂引發油氣泄漏等災害的發生。區住建部門要對在建工程易引發的地質災害加強排查,預防因工程原因引發的地質災害。區煤炭和應急部門應加強對礦山企業監管,對礦山安全及隱患進行排查,預防人為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各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地質災害安全防治責任,對排查發現的隱患,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進行防治。

(七)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各鄉鎮、街道及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強群測群防網絡建設,要落實監測人員經費補助和必要的工具,保證監測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每一個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明顯的警示牌,并將“地災避險明白卡”和“地災防災工作明白卡”發到每一戶受威脅群眾和防災責任單位手中,切實提高受威脅群眾的防范意識。要保證隱患點時刻處于監控中,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大對群測群防網絡技術的指導和管理,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對群測群防人員進行地災基礎知識和基本監測技能的學習、培訓、指導。對威脅30人以上的隱患點,監測責任單位在自然資源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防搶撤”方案,其中威脅100人以上的隱患點防搶撤方案報市自然資源局備案。要簽訂防災搶險責任書,災害隱患點每月至少監測3次,汛期加密監測,特別要注意雨后隨時檢查,及時掌握隱患點的變形發展趨勢,捕捉災害發生的前兆信息,做出準確預報,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八)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為杜絕人為引發地質災害的發生,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相關部門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要與礦權審批、自然資源執法密切協作,特別是土地收儲項目、異地搬遷項目,在供地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對零星分散的宅基地,要主動服務,現場鑒定,提出防治措施建議,避開地質災害危險區。

(九)明確地質災害防治辦法。各責任單位要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預防地質災害發生。我區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是人口密集的城區,不同的隱患點采取不同的防治方式。農村的地質災害防治應以人員搬遷為主,威脅重點建設工程所在地或風景名勝區安全的地質災害,在加強監測的同時,有計劃地采取一些臨時應急措施,并做好危險區居民的搬遷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十)地質災害防治資金保證。為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開展,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地質環境監測站設備的配置、汛期值班和監測人員補助、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調查、宣傳培訓、汛期巡查等工作經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xxxxwww日本在线| 毛片女人毛片一级毛片毛片| 国产美女久久久| 久久午夜羞羞影院免费观看| 美女动作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男女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a做受大片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84pao强力打造|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在线观看的网站|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波多野结大战三个黑鬼|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91av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 |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永久看一二三四线| 国产ts人妖视频|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开始疼痛的小小花蕾3| 九九热爱视频精品|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18末成年禁止观看试看一分钟| 日本不卡1卡2卡三卡四卡最新| 亲子乱子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