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7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財政廳、農業廳《關于下達2017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兌付工作的通知》以及財政局、農牧局《關于抓緊做好2017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兌付工作的通知》的有關精神。2017年下達補貼資金1855.03萬元,加上2016年三項補貼結余1192.51元,共計18551492.51元,實施面積187012.64畝,涉及24個鄉鎮170個村604個村民小組,補貼標準為99.19元/畝。為了及時兌付2017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加強監督,提高工作效率,現結合喜德縣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按照關于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的統一決策部署,創新農業補貼制度,增強農業補貼政策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政策惠農增收效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二、實施范圍和內容
補貼資金來源:農資綜合補貼的80%、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含馬鈴薯良種補貼)。
補貼對象:仍然按原糧食直補面積進行補貼。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享受補貼的農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補貼標準:按照補貼面積、下撥資金測算,今年喜德縣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每畝補助金額99.19元。
補貼方式:通過“一折(卡)通”直接發放到原糧食直補面積農戶手中。
兌付時間:在6月底前足額兌付完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縣上成立領導小組,縣長為組長,副組長為分管財政的常務副縣長和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主要成員由財政局長、農牧局長、審計局長、農商銀行行長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財政局農財股。農牧局具體負責面積核實工作,財政局具體負責補貼資金的核實和發放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應要作為責任主體,要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以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農業領導為副組長,相關人員作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落實具體負責人,并把姓名和電話號碼報財政和農牧局辦公室。各鄉(鎮)按照縣上的實施方案,負責面積的申報、核實和張榜公示、信息的審核和錄入。縣級財政、農業、宣傳、審計等部門和有關金融機構要按照實施方案和資金管理辦法的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各項工作。
(二)廣泛宣傳引導。各鄉(鎮)采取廣播、電視、大小會議以及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宣傳形式,將政策宣傳到村到戶,讓基層干部和農民充分了解中央改革政策精神實質和主要內容。同時,要加強直接參與政策宣傳和操作落實有關人員的培訓,明確政策在補貼對象、面積認定、操作方式等方面的調整變化,確保農業支持保持補貼政策落到實處。
(三)強化補貼信息管理。各鄉(鎮)要通過現有統計渠道,建立農業補貼信息管理檔案,對列入補貼的農戶逐戶登記,立檔管理,做到將補貼對象與耕地面積一一對應。縣級負責補貼面積最終審核確認和匯總上報。補貼資金發放實行鄉、村兩級公示制,公示做到七公開:即補貼政策公開、補貼農戶公開、補貼范圍公開、補貼標準公開、補貼資金發放方式公開、補貼面積公開、補貼金額公開。兩級公示責任主體均為鄉政府,公示時間不少于七天。公示期間,應當充分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接受群眾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開展監督檢查。縣上領導小組對各鄉(鎮)進行加強監督檢查,對不認真履行職責、政策執行不力的要及時發現糾正;對騙取、套取、貪污、擠占、挪用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或違規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騙取、套取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的補貼對象,取消其3年農業“三項補貼”和其他相關支農政策享受資格,并列入誠信“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