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小學結構整改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改革,按照《省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指導意見》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要求,結合實際,立足長遠,著眼未來,擴大農村中小學規模,優化教育資源,現就進一步調整我縣中小學布局提出如下方案。
一、基本現狀
中小學布局調整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但從總體看,目前全縣現有公辦學校57所,其中縣屬普通高中、職業中專、初中、小學、幼兒園各1所,鄉鎮初中8所,完全小學44所。但中小學布局仍不合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學校布點散,規模小,資源浪費嚴重,辦學效益不高;2、學校布局零亂,辦學條件差,辦學水平不高;3、農村生源逐年遞減、教育資源浪費嚴重。4、縣城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優質教育資源總體匱乏。只有科學實施學校布局調整,才能更好地整合城鄉教育資源,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使農村學生能夠享受到和城市學生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二、總體目標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統籌農村教育發展的要求,以整合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減少資源浪費為目的,實現學校布局合理化、辦學效益規模化、教育手段現代化。到2015年底,全縣保留普通高中、職業中專、初中、小學和局直幼兒園共計23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另行規劃),即保留高中、職中各1所,初中4所、小學15所(含新建1所)、局直幼兒園2所。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由54所,調整至19所。逐步改變“村村辦學校,校校規模小”的現狀,促進全縣中小學布局總體呈現“鄉鎮向縣城集中,農村向城鎮集中,小校向大校集中”的態勢,到2020年在海螺水泥廠附近新建1所標準化小學,草水新區新建1所標準化初中,努力達到提高辦學水平與提高普及程度協調發展。
三、基本原則
按照減少學校布點,擴大寄宿規模,提高教育質量,提高辦學水平的思路,堅持擴大規模與方便入學相結合,盤活資源與加大投入相結合,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布局調整與城鄉一體化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加快標準化學校建設步伐,實現教育現代化。
四、標準要求
1、完全小學:凡川塬鄉鎮服務區人口在5000人以上,在校學生在300人以上;山區學校服務區人口在2000人以上,在校學生在200人以上的小學予以保留,其余小學均為撤并對象。
2、初級中學:原則上保留在校人數600人以上的初級中學,其余均為撤并對象。
五、調整計劃
以5‰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測算,未來十年,我縣高中階段學生為3993人,保留普通高中(2400人)和職業中專(1593人)各1所;初中階段學生5000人,保留學校4所;小學階段學生8600人,保留學校15所(新增1所)。中心小學在校學生將在500人以上,完全小學在校學生將在300人以上,在4所保留的初級中學中,有2所在校學生將在1000人以上,2所在校學生將達到800人。
(一)擬保留的學校
到2015年全縣規劃對現有中小學及局直公辦幼兒園進行合理調整,經過撤并整合共保留23所,具體是:
1、高、職中各1所。
2、局直幼兒園2所:縣幼兒園、縣中心幼兒園(新建)。
3、初級中學4所:紅山中學、城關中學、南寨中學、寇家河中學。
4、完全小學15所:
直屬小學(2所):縣啟文小學、縣啟智小學(新建)
城關鎮(2所):千川小學、段坊小學
崔家頭鎮(1所):崔家頭鎮中心小學
沙家坳鄉(1所):沙家坳水泉小學
南寨鎮(1所):南寨鎮中心小學
水溝鎮(1所):燕伋中心小學(中學改辦)
柿溝鄉(1所):柿溝中心小學(中學改辦)
草碧鎮(1所):草碧鎮中心小學(九年制改辦)
寇家河鄉(1所):寇家河中心小學
文家坡鄉(1所):文家坡鄉中心小學(中學改辦)
張家塬鎮(1所):張家塬鎮中心小學(中學改辦)
高崖鄉(2所):高崖中心小學、普社小學
(二)擬撤并的學校
按照到2015年全縣規劃保留23所中小學(包括縣幼兒園和縣中心幼兒園)的目標,須撤并中小學36所,具體是:
1、中學5所。即:崔家頭中學、文家坡中學、張家塬中學、柿溝中學、燕伋中學;
2、小學31所。即:
城關鎮(2所):紅峰希望小學、安坡小學。
崔家頭鎮(2所):段家塬小學、趙家塬小學。
沙家坳鄉(1所):閆家庵小學。
南寨鎮(6所):大寨小學、小寨小學、朝陽小學、鄧家塬小學、閆家村小學和三合村小學。
水溝鎮(4所):辛家溝小學、燕伋小學、夾咀小學和新中小學。
柿溝鄉(3所):元明寺小學、豐頭小學和英明小學。
寇家河鄉(6所):邢家塬小學、何家莊小學、新興小學、龍槐塬小學、白善坊小學和韓家堂小學。
文家坡鄉(3所):曹家塬小學、七一小學和寶豐小學。
張家塬鎮:(3所):雙廟塬小學、柳家塬小學和南灣嶺小學。
高崖鄉(1所):東莊小學。
(三)撤并校及新建規劃:
1、撤并學校校舍規劃:原崔家頭中心小學改建崔家頭中心幼兒園;原曹家塬小學改建文家坡中心幼兒園;張家塬明德小學改建張家塬鎮中心幼兒園;燕伋小學改建水溝鎮中心幼兒園;柿溝鄉中心小學改建為柿溝鄉中心幼兒園;羅家店小學改建草碧鎮中心幼兒園;南寨鎮新西小學改建南寨鎮中心幼兒園。
2、中小學、局直幼兒園新建規劃:在縣城西新區新建縣啟智小學和縣中心幼兒園。
六、方法步驟
(一)2011年撤并學校(25所):
1、第一階段(3月份以前撤6所):①閆家庵小學并入水泉小學。②三合村小學并入小寨小學,閆家村小學并入南寨小學。③白善坊小學并入柳家塬小學。④安坡小學并入千川小學。⑤東莊小學并入普社小學.
2、第二階段(9月份以前撤19所):①撤銷崔家頭中學并入南寨中學,趙家塬小學、段家塬小學并入崔家頭中心小學。②撤銷文家坡中學并入城關中學,曹家塬小學、寶豐小學和七一小學并入文家坡中心小學。③撤銷柿溝中學改辦為柿溝鄉中心小學,初中學生并入城關中學,豐頭小學、英明小學并入柿溝鄉中心小學。④撤銷燕伋中學,改辦為水溝鎮中心小學,學生分流到寇家河中學,裕華小學、燕伋小學、新中小學、夾咀小學和辛家溝小學并入燕伋中心小學。⑤撤并張家塬中學,學生并入城關中學,改辦為張家塬鎮中心小學,明德小學、南灣嶺小學、柳家塬小學和雙廟塬小學并入張家塬鎮中心小學。
3、啟動實施啟智小學新建和南寨鎮中心小學(寄宿制)擴建工程。
(二)2012-2014年改新建學校(2所):
完成南寨鎮中心小學擴建任務,大力實施縣啟智小學新建工程;完善鄉鎮中心小學寄宿制功能。
(三)2015年前撤并學校(11所):
龍槐塬小學、韓家堂小學、新興小學、朝陽小學
鄧家塬小學、大寨小學、小寨小學、紅峰希望小學
元明寺小學、何家莊小學、邢家塬小學
七、資產管理
1、學校撤并后的閑置校園土地由縣政府統一規劃,優先考慮鄉鎮中心幼兒園和社區幼兒園改建用地。盤活資源時由鄉鎮按程序報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盤活資源后所得資金要全部上繳財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挪作它用。
2、學校撤銷后的閑置資產由所并入學校在鄉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管理,并入學校校長為閑置資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鄉鎮、學校要落實管理人員,明確職責要求,安排經費,提出并實施切實可行的看護措施,嚴防國有資產流失。
3、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縣政府辦《關于切實加強閑置中小學校舍等資產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切實履行轄區內閑置中小學校舍等資產管理職責,嚴禁任何單位或個人非法轉讓買賣、隨意占有、使用、變更產權、出租、出讓、出售閑置學校校舍等資產,或用閑置學校校舍等資產提供擔保,或不按規定上繳國有資產收益等非法行為,一經查實,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從嚴處理。
4、由縣財政局、教育體育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2010年底前已撤銷學校遺留下來的校舍、土地、室外文體設施等不動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徹底摸清全縣閑置學校資產的數量、管理及使用情況,并建立檔案,加強管理。
八、幾點要求
(一)成立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領導小組,由縣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和鄉鎮的主要領導為成員,加強對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的領導,切實保證學校布局調整工作按計劃有序實施。
(二)縣教體局做好對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方案的調研、制定、完善工作,并負責督促、檢查和指導。按本方案規劃要求,定期對各鄉鎮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及時匯總進展情況,并將總體情況予以通報。
(三)各鄉鎮負責本方案的具體實施工作。一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干部群眾的思想工作,提高干部群眾對中小學布局調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增強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二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落實人員,靠實責任,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鄉鎮具體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三要對撤并學校的資源整合進行評估、核查,對調劑、補償等工作積極協調,確保不出現矛盾和糾紛。四要對中小學布局進行調查論證,要確保新建學校的規模達到標準要求。五要因地制宜,溝通協商,按中小學布局調整方案,合理調整周邊地區學校布局,確保不因學校布局調整發生學生輟學流失現象。
(四)各有關中小學校要積極宣傳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教育師生正確對待,認真搞好教育教學工作,要進一步強化寄宿生安全管理,確因上學路途遙遠,可配備符合標準的校車安全接送,確保學校穩定,師生安全,布局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教學質量不因布局調整而下滑,適齡兒童不因布局調整而流失,學校財產不因布局調整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