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0年幫扶重點出口企業匯報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促進我市對外貿易持續穩定發展,確保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出口考核目標任務,我市將對重點出口企業給予幫扶和支持,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結合企業上年度出口實績和發展潛力,在調查摸底基礎上,確定今年幫扶重點出口企業17戶,確保全市全年實現出口5.9億美元。
二、幫扶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支持企業擴大出口為目標,以出口上臺階、結構優化、信用保險、市場開拓和走出去為手段,幫助企業充分用好國家和省、市外貿鼓勵政策,在有關政策和項目申報上給予優先安排,助推企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貸款審批時予以優先支持。鼓勵商業銀行機構積極拓展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和倉單質押融資等貿易融資業務,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對企業進行融資擔保。為企業制定個性化承保方案,提供優惠政策,不斷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定期舉行重點出口企業、金融機構對接會,搭建銀貿對接平臺、暢通銀貿對接渠道。
(三)加大市場拓展支持力度。指導企業有針對性地開拓國際市場;鼓勵和支持重點企業帶動本行業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帶動行業出口發展。引導企業到境外設點,建立營銷機構。對重點出口企業參加廣交會等國內重要展會,在攤位上給予重點支持。
(四)加大涉外服務力度。加強部門協作,全力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加快“大通關”建設,不斷提高企業報關、報檢效率。進一步優化監管模式,推行出口貨物“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并在省內實行“多點申報、多點驗放”;堅持24小時預約報檢報關,實施進出口企業分類管理,做到出口環節快檢驗、快報關、快運輸、快核銷、快退稅,政策環節快清算、快兌現,遇到問題快協調、快解決。
一是建立重點企業綠色通道制度。有關職能部門要設置重點企業申報窗口,對企業申報辦理事項隨到隨辦、特事特辦、限時辦結。
二是加強外經貿服務。在企業有關外經貿資質、投融資和涉外營銷機構建設等方面,采取直通車方式,全力支持、優先辦理;指導企業積極創造條件,獲得外經權。
三是加強退稅服務。在退稅指標上優先滿足企業,簡化企業退稅申報資料、單證備案、審核審批程序,逐步擴大企業退稅網上申報的覆蓋面。對單證齊全、真實且電子信息核對無誤,并符合出口退(免)稅政策規定的,在2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退稅審核、審批手續。積極推廣企業出口退稅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給予企業較高的退稅管理等級。
四是加強報檢服務。對轄區的進出口企業專項開展優惠原產地政策知識培訓,增強企業運用優惠原產地政策擴大出口創匯的主動和積極性。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各項檢驗檢疫費減免政策,對新增列入法檢的商品過渡期延期到2010年6月30日,在過渡期內實施登記管理,免收檢驗檢疫費;對出口紡織服裝產品、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的出口商品按70%收取檢驗檢疫費;對法檢目錄內出口活畜、活禽、水生動物以及免驗農產品全免檢驗檢疫費,其他出口農產品減半收取檢驗檢疫費。指導企業應用原產地電子簽證,使其出口產品能最大限度地享受進口國關稅減免。推行“產地檢驗、口岸出單”的出口通關模式,對企業實行“省內大直通”模式。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行出口產品生產企業分類管理,盡量降低產品抽檢比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向省質監局和國家質檢總局推薦享受“出口綠色通道”和“出口產品免驗”政策。設立單獨的“重點企業報檢窗口”,方便重點企業報檢和簽證。
五是加強通關服務。優先對重點出口企業實行分類通關,對誠信守法企業的低風險出口貨物實行計算機系統電子審核、快速放行、事后交單。對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及時批準為海關監管A類和AA類企業,享受通關優惠便利。簡化審核手續,加快出口電子數據操作速度,在本關報關貨物實際出口后,口岸海關進口卡口放行2個工作日內辦完結關手續,及時簽發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聯。加強與口岸海關聯系,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在口岸出口通關、辦理各項手續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產品規范通關和及時獲得退稅。
六是加強外匯管理服務。推進企業進出口收付匯核銷改革,對企業出口核銷單實行按需發放,簡化付匯備案手續;對企業實行名錄管理,取銷企業異地付匯到外匯局辦理事前備案手續;建立企業貿易信貸綠色通道,對貿易信貸超額度的企業實行特批管理,確保企業正常貿易;向國家外匯總局積極爭取政策,對重點企業爭取外債指標,支持企業開展境外融資業務。新晨
七是加強運輸服務。對出口物資實行“五優先”的原則,根據貨物的品類和去向及時調配運力,優化運輸方案,全力滿足企業外貿運輸需求。
三、狠抓工作落實
一要分級負責。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幫扶工作目標、聯系領導和聯系人,實行包干負責制,確保幫扶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二要分類指導。及時掌握企業發展狀況、出口進度、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及服務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幫扶方案,采取“一企一策”、“一類一策”、“點對點”等個性化措施,幫助企業克服經營中的困難。要送政策上門,指導和幫助企業用好用活外貿促進政策,促進各類企業多出口、快出口。
三要以“引”促“出”。各地要結合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積極引進成長性好、配套能力強的外向型企業,特別要加大對電子信息類和高新技術類外資企業的引進力度,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我市出口產品結構,促進我市優勢產業發展和產品出口。
四要建立重點企業情況通報和問題協調制度。定期通報重點企業出口運行情況,協調解決重點企業出口中遇到的問題。各縣(市、區)及園區商務主管部門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并將本地當月工作情況于次月3日前報市商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