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小學師資培育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和教師隊伍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教師強校的發展理念,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加強繼續教育,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為重點,以名優、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創新機制,完善制度,統籌安排,確保效果,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
二、培訓原則
堅持“以縣級培訓為重點,以校本培訓為中心,以外出培訓為提高,以離職培訓為急需”的原則,因地制宜,統籌規劃,改革創新,按需施訓,注重實效,全面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三、培訓范圍
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管理人員、專任教師和教輔人員。
四、培訓形式
根據培訓項目的不同,采取骨干培訓與全員培訓相結合,遠程培訓與集中培訓相結合,脫產進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縣內自主培訓與外出提高培訓相結合,非學歷培訓與學歷培訓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五、培訓內容
根據國家、省、市教師培訓安排,結合我縣教育教學實際,教師培訓內容分為上級培訓和自主培訓兩個層次10項內容。其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層次:上級培訓(國家、省、市級培訓)
1、完成“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項目內容;
2、完成市“歆語工程”培訓及其它培訓項目內容;
第二層次:自主培訓(縣級培訓)
3、學校教育管理人員培訓;
4、骨干教師脫產培訓;
5、班主任培訓;
6、遠程教育技能提高全員培訓;
7、實驗員及實驗教師培訓;
8、薄弱學科教師培訓;
9、幼兒教師轉崗培訓;
10、縣外校際交流培訓。
六、時間與方法
此方案從2012年開始至2015年底結束,共分兩個層次四個年度進行。
第一層次:上級培訓
1、“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市“歆語工程”培訓及其它培訓按照國家、省、市年度下達指標即時進行。
第二層次:自主培訓
2、學校教育管理人員培訓。學校教育管理人員培訓按照校長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后勤服務管理、安全管理、校園網絡管理五個模塊進行。一是分期分批選派校長和年輕有培養前途的副校長、主任參加為期兩個月的省級校長高研培訓;二是分年度在寒暑假聘請教育學院專家開展校長與教育主任、校長與后勤主任、教育主任與校園網絡管理、后勤主任與安全管理四個層次為期10天的專題培訓。
3、班主任培訓。一是選派部分骨干班主任參加國家級班主任工作高級研修培訓。二是充分利用假期開展二次培訓,按照中學、小學、學前教育三個模塊,在每年暑假安排為期10天的班主任培訓。
4、遠程教育技能提高全員培訓。2012年暑假安排60人為期10天的學校遠程教育技能骨干先導培訓,秋季開學后實施全員在崗60天的遠程教育技能提升校本培訓。
5、骨干教師脫產培訓。每學期安排高中4名、初中6名、小學10名年輕教師到西安、寶雞、渭南等地區知名學校脫產學習3個月。
6、幼兒教師全員培訓。按照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課程計劃》,結合我縣實際,2012年暑假舉行30天的幼兒教師轉崗培訓,2013、2014和2015年分三期開展幼兒教師教育教學技能提升輪訓。每次培訓安排20天時間。
7、薄弱學科教師培訓。在2014、2015兩個年度暑假分別進行音樂、美術教師全員培訓,每次培訓30天時間。
8、實驗員及實驗教師技能提高培訓。按照實驗室管理、儀器使用與維護、實驗教學研究與提高培訓三個模塊分三次進行培訓,每次安排15天時間。
9、建立友好學校對接關系。從2012年后半年開始,由教育局統一安排,建立縣中學與西安高新一中、縣初級中學與合陽城關中學、縣中心小學與合陽縣城關小學的友好學校對接關系,積極開展名師、名校培訓工程。
七、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為了加強對教師培訓工作的領導,特成立以政府主管副縣長為組長,教育局局長為副組長,教育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財政局相關領導為成員的縣教師培訓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由王成利同志兼任,谷新紀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組織、協調、實施教師培訓工作。
2、經費保障。縣財政局要將教師培訓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并足額撥付,保證教師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3、機構保障。按照國家要求和《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雙高普九”督導評估的意見》和《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縣區評估驗收標準》文件規定,成立縣教師進修學校(副科建制),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機構,明確工作職能,規范教師培訓工作,全面提升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人員保障。學校要合理安排教師課程,按時選派教師參加培訓,保證教師享受均等的繼續教育和優勢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