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國綠化模范城區建造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工作重點
1、繼續增加森林面積。一是完善和鞏固森林生態長廊建設。曹庵鎮和三和鄉要切實加強合淮阜高速公路兩側的森林生態長廊管護工作,及時安排人力物力對缺棵斷網部分進行補差補缺,同時要全力做好東西部第二通道、新206國道兩側的林帶建設;舜耕鎮、安成鎮要切實抓好石姚灣退建堤背水側林帶的補植,確保2012年3月底通過全市驗收;史院鄉要繼續抓好瓦埠湖水源涵養林的補差補缺,確保林網不斷帶缺棵。二是突出抓好鄉鎮駐地綠化。各鄉鎮要對鄉鎮機關所在地進行認真規劃,加大資金投入,按照鄉鎮駐地綠化率不低于30%的目標,開展綠化達標活動。經驗收合格的鄉鎮駐地綠化,將對所在鄉鎮以獎代補。三是加強城鄉道路綠化。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重點對縣、鄉道路沿線的綠化進行完善和提高,空白處要重新綠化,在村村通道路兩側至少栽植1行行道樹。四是繼續深入開展“綠化模范單位”創建活動。以學校、住宅小區、醫院、鄉鎮駐地和企事業單位等綠化模范單位創建為抓手,示范帶動全區綠化模范創建工作提升。
2、扎實做好各項迎檢工作。由區創模辦會同各有關部門,根據市創模辦的統一部署,扎實做好迎接全國綠化委檢查的各項資料收集、整理等準備工作。其中城市綠化資料(公共綠地、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風景綠地、道路綠地)由區城鄉建設委負責統計整理匯總;區綠化資料(總面積、宜林地面積、有林地面積、森林或林木覆蓋率)、古樹名木登記表、2009-2011年成片造林、鄉鎮駐地綠化和村莊綠化資料由區農林水利局負責統計匯總。
(二)繼續深化林業改革。加快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積極推進森林資產評估機構、評估標準與辦法等建設,加快建立林權管理信息平臺。多渠道、多形式鼓勵和支持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組織。深化森林分類經營改革,切實抓好生態公益林的保護和經營。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創新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和支持全社會的資金參與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
(三)繼續抓好森林質量提升工作。緊緊抓住省財政森林撫育工作試點資金的機遇,切實抓好森林質量提升工作。曹庵鎮和三和鄉要各自妥善安排好1000畝楊樹撫育試點任務,把撫育任務切實落實到地塊,要與施工隊簽訂合同,2012年5月底前完成全部撫育工作。各鄉鎮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提升森林質量作為林業創收的一條重要途徑,引導農民科學撫育,提高楊樹出材率、無節材率,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林業效益。
(四)強化林業保障體系建設。一是加強林業應急管理。充實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應急隊伍、管理機制和裝備建設,提升應對林業突發事件的能力。二是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認真組織開展規劃編制工作,盡快完成成果評審。三是加強森林資源和野生動物保護。切實做好冬季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努力實現全年無重大森林火災和重大林業疫情發生,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安全。四是加大林業案件查處力度。組織開展林業嚴打整治專項斗爭,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技術方案及時間安排
(一)東西部第二通道、新206國道兩側林帶建設
1、建設方案:東西部第二通道三和鄉境內長4.7公里、新206國道曹庵鎮境內長7.2公里。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道路兩側各建設100米寬林帶,其中內側20米為風景林帶、外側80米為育苗林帶。林帶建設采取土地流轉方式(暫定十年),實行市場化運作,由區政府統一招商。
2、技術方案:
(1)20m寬風景林帶:
栽植:由區政府統一采購苗木。沿線鄉鎮政府負責組織土地流轉、整地、打穴、栽植和前期管護。2012年2月10日前完成打穴工作(樹穴規格不小于80cm見方),所有苗木必須在2月底前完成栽植。區政府給予每畝300元的整地、打穴、栽植和管護費用(超支自付),鄉鎮要確保所栽苗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如達不到要求,則所有補植費用由責任鄉鎮承擔。
管護:由沿線鄉鎮先行管護,待80米區域企業育苗全部完成后移交給中標企業管護,區政府向中標企業收回20米寬風景林帶的建設投資款。
苗木:選擇香樟、廣玉蘭、高干女貞、高干紅葉石楠和桂花五個常綠樹種,按照每個樹種長500m、寬20m分段進行栽植。技術要求:
①香樟:截干高300cm,米徑5cm,帶土球栽植,株行距2×3(m),每畝111株;
②廣玉蘭:高250cm以上,米徑5cm,帶土球栽植,株行距2×3(m),每畝111株;
③高干女貞:截干高200cm,米徑5cm,獨桿通直,帶土球栽植,株行距2×3(m),每畝111株;
④高干紅葉石楠:高度200cm,米徑3cm,帶土球栽植,株行距2×3(m),每畝111株;
⑤桂花:冠徑100cm,高150cm,帶土球栽植,株行距2×3(m),每畝111株。
(2)80m寬育苗區:
樹種由項目施工企業自主選擇,以育苗代替綠化。
3、實施方案:
①資金籌措:市城投公司負責籌措前五年的土地流轉資金,每畝每年1000元;一次性青苗補助費,每畝900元;工作經費每畝一次性補助100元。全部苗木和施工費用及后五年的土地流轉費均由項目實施單位出資,項目建成后,從第五年開始,20m景觀林帶的苗木可以出售,但必須按照4×3的株行距保留樹木,而80米寬的育苗地可以自主經營,但必須用作培育綠化苗木,不得改為其它用途。
②時間要求:沿線鄉鎮要在2012年1月10日前完成宣傳發動工作,區政府同步在網上招商信息,2012年1月20日前完成丈量土地、造冊登記和檔案建立工作,項目實施單位要在4月底前完成80m寬育苗區的整地、打穴和栽植工作。
(二)合淮阜高速公路兩側森林生態長廊補植
1、技術方案:對于成活和長勢較好的楊樹,不需要補植。對成活率低、保存差的楊樹補植高3米以上、米徑5厘米的女貞。低洼處補植中山杉。原有的3行中山杉缺株的予以補齊。二期栽植的夾竹桃、女貞和垂柳按照實際保存的株數登記和結算,不再補植。
2、補植方案:由曹庵鎮和三和鄉于2012年1月10日前完成轄區內需補植苗木數量的統計并組織人員在春節前完成整地打穴,2月底前完成苗木栽植。區政府統一采購苗木,并給予每株苗木2元的栽植費用補助。3月底區政府組織驗收,合格后支付,如不合格,下一年補植所需的全部費用由鄉鎮政府承擔。
(三)石姚灣退建堤背水側林帶補植
由安成鎮和舜耕鎮按照規劃設計要求,在2012年1月10日前完成需補植苗木的統計和上報,2012年2月20日前完成整地、打穴,2012年植樹節前完成補植工作,同時要安排管護人員加強管護工作,確保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達到95%。區政府統一采購苗木,并給予每株苗木2元的栽植費用補助。3月底區政府組織驗收,合格后支付,如不合格,下一年補植所需的全部費用由鄉鎮政府承擔。
(四)瓦埠湖水源涵養林補植
由史院鄉負責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切實做好補差、補缺和管理,確保林木的保存率和成活率均達到95%。
(五)其他綠化
鄉鎮駐地綠化。建設標準:鄉鎮政府所處村(社居委)的綠化覆蓋率達到30%、周邊道路綠化良好。各鄉鎮要高度重視,根據實際情況,切實做好規劃和建設工作,曹庵鎮要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力爭鄉鎮駐地綠化通過全市驗收。
四旁和義務植樹。由各鄉鎮按照屬地情況,組織各村(社居委)開展綠化造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