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避災工程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企事業單位:
避災工程是指災害來臨時為群眾提供避護和予以基本生活保障的場所。避災工程作為應對自然災害預案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項民心工程,建立避災工程有利于增強災害防御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增強防災、避災能力,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根據《省防御洪澇及災害人員避險轉移管理辦法(試行)》和省民政廳《關于做好避災工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及市民政局《關于開展“避災工程"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訂大嵐鎮開展避災工作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從我鎮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強轉移安置工作,提高防災能力和效益,為建設“平安大嵐”做出貢獻。
(二)總體工作目標: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以村避災點為基礎,以鎮避災中心為主體,在今年臺風汛期到來前,建立起一個能夠切合避災所需的場所網絡,提高我鎮減災和災害救助水平。
二、基本原則
一是轉移安置堅持分散安置為主,集中安置為輔的原則;
二是避災場所設置堅持就近就便原則;
三是避災工作建設堅持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原則;
四是避災管理人員配備堅持兼職原則;
五是避災工程建設堅持中一心與點相結合原則。
三、具體措施
(一)點面結合,科學布局。結合我鎮自然災害、救助預案及歷年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情況,編制本鎮轉移預案,并根據轉移區域分布和人員數量按照就近就便原則,確定1個避災中心和3個避災點。避災點一般以村為單位設立,災害等級較低時,由各避災點保證人員安置;避災中心按轉移區域設立,主要安置外來人員及災害等級較高需求,整片撤離大量轉移人員時啟用。避災工程網絡的整體布局,要保證臺風、洪澇等災害來臨時,能夠快速、足量地為群眾提供避災場所。
(二)整合資源,有效利用。各村充分盤活,利用現有資源,根據區域位置一般選擇房屋結構堅固、抗災避險能力強、交通便利、有衛生設施的學校、敬老院、村辦公樓、老年活動中心等場所為避災場所。
(三)加強管理,規范制度。一是避災中心和避災點和設置明顯標志樹立“避災中心”和“避災點"牌子,讓周圍群眾知曉避災場所地點。二是避災中一心和避災點內部陳列減災、防災和群眾自救、互救宣傳資料,張掛有關圖表和轉移圖表,使其成為群眾減災教育陣地。三是避災中心要儲存相當的救災設備和救災物資,對不宜久存的食品、水等生活保障物品,與超市簽訂救助物資緊急購銷協議。四是避災中心和避災點落實管理責任制,避災中心建立以民政部門牽頭,政法、公安、農業等部門互相配合的管理班子,落實各部門職責,各避災點落實專兼職負責人,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災害預警后,及時啟動群眾轉移安置預案,保障群眾人身安全。
四、組織領導
避災工程建設作為針對突發公共事件建設項目和建設“平安大嵐"的重要內容,列入鎮政府議事日程,鎮成立避災工程建設管理領導小組,由楊荷鋒鎮長為組長,為副組長,及各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下設鎮避災工程管理辦公室(在鎮社會事務辦內)。加強對避災工程建設的領導和協調,各村也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由村一把手負總責,落實專人、明確職責,切實抓好避災工程建設。各村在11月15日之前將避災工程建設落實情況匯報鎮避災工程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