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木刻版畫哲學觀對包裝設計的啟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課題目的是發揚我國傳統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時為包裝設計所面臨的環境問題、過度設計的問題、品牌意識薄弱以及缺乏主導價值觀等問題提出解決思路。通過哲學的角度對木刻版畫的創作技法、視覺效果和情感表達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木刻版畫的哲學觀,用于指導現代包裝設計。總結提出自然觀、辯證統一、適度原則、整體與局部的哲學觀點解決包裝設計所面臨的問題,是木刻版畫哲學觀對現代包裝設計發展的啟示。
關鍵詞:木刻版畫;包裝設計;哲學觀
引言
我國在唐代時期就發明了雕版印刷和木板插圖,嚴格地說,那時候的版畫稱為復制版畫,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木刻版畫。14、15世紀這樣的復制藝術傳入歐洲后,直到19世紀后半期歐洲由于受到印象派藝術的影響,創作版畫由此而誕生。半個世紀以后,在魯迅先生大力提倡下,西方的創作木刻版畫才正式傳入中國。因此,相對于中國傳統雕版藝術而言,木刻版畫是一種從歐洲傳入中國的現代藝術形式。隨著時代的政治經濟發展,民族精神需求的變化,木刻版畫在中國逐漸成為一種被邊緣化的藝術形式,顯然不能順應時代的變化,因此不能固守其舊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評判價值,一味討論其技、藝關系,勢必會將木刻版畫越推越遠。從木刻版畫角度來看,用哲學的思維方式看到其中不變之道,并將其運用到現代包裝設計中,何嘗不是對木刻版畫形式下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吸收呢。而站在包裝設計角度來說,現代包裝設計面對諸多問題,單純從視覺、材料或者包裝結構進行改造,從而想要解決我國包裝設計面臨的現實問題,亦或是治標不治本,本課題立足于哲學的角度,力求從哲學高度為這些問題提供解決思路。
一、自然觀
(一)木刻版畫中的自然觀木刻版畫的創作有別于一般繪畫,它是一門間接性的繪畫藝術,出現在人類發明了造紙術和印刷術之后,被稱為“印”出來的繪畫。從制作流程上劃分,體現在刻刀痕跡、受印載體、印跡產生三個步驟。刀法是木刻版畫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刻刀不同于一般繪畫的筆,其表現形式不自由且不易修改,因此每刻一刀、每鑿一點、每鏟一片都要具有果斷力。而這種果斷的刀勢在凹凸不平的版材上產生的立體肌理被附著上顏料后,轉印在承印物上的形態根據壓印力度和墨色的深淺而產生巨大的可變性。再者由于時間控制的長短不同,材料的多樣性以及印刷的反復,其產生的印跡的可變性是不可控的,其印跡順應了版畫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也因此成為木刻版畫的一個重要的風格特征,與大自然的特性息息相關。
(二)自然觀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包裝設計行業正在步入一個高速發展的轉型期,包裝材料的環保問題、包裝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包裝回收問題等,成為一個個亟待解決的全球性設計問題。而木刻版畫制作過程中所體現的自然觀,很好地啟示了我們在包裝設計中,應當秉承這種自然性的理念,在材料選用上可以順應包裝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特征,以最樸實自然的材料和方法,演繹出非同尋常的視覺形象。再者,資源節約型社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戰略部署,因此企業和個人都應當堅決摒棄強制性包裝,同時發揚創新精神,以科技為基礎,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將普通的材料進行再設計,注重材料的質感和品位,去除浮華,回歸本真。例如日本無印良品的設計師原研哉,他的作品無不包含樸素、本真等字眼兒,十分貼近生活,也許你會感到平淡,但是絕不會感到平庸,這一切都歸功于無印良品的產品以及包裝帶給人們自然而又質樸的生活體驗(如圖1)。
二、辯證統一
(一)木刻版畫的黑白辯證統一思想黑白是木刻版畫的基礎,在表現形式方面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受光線影響產生的明暗;二是依據物體本身的色彩,利用黑白概括萬物;三是藝術家根據需要而運用黑白。在技法方面,木刻版畫中的白,落刀便成,但是黑卻要深思熟慮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黑白兩者相反相成,相互為用,黑即是白,白即是黑,黑與白的距離是虛實的根本,通過白體現虛,通過黑體現實。黑與白、虛與實構成了辯證統一,反映出萬事萬物互相滲透,互相輪回的運行法則。
(二)包裝設計價值觀的缺失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整個世界都被熔鑄在標準化、專業化的模型當中,無法自拔,西方的設計觀點和設計意識充斥著整個中國,我們設計的目的和意義不見了,似乎標準化、批量化的生產就是我們設計存在的意義。在這期間出現的國際主義風格否定了民族傳統文化,在對國際主義設計風格的心血來潮過后,我們開始反思,面臨中西文化的沖突和現代傳統的沖突,到底該如何?然而我們充斥著迷茫,面對的是內心的空虛,這些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缺乏設計上的主導價值觀。通過木刻版畫黑與白、虛與實的哲學啟示,探討中國包裝設計應該如何面對中西文化以及傳統與現代這兩大課題,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現實課題。
(三)辯證統一思想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木刻版畫中黑與白、虛與實充斥著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對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我們應當站在全面發展的角度,將其統一起來,兼容并蓄,汲取精華,在此基礎上創造出富有中國特色的包裝設計。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沖突,同樣需要站在辯證的角度,將其二者結合,既要符合現代審美標準,又不失傳統民族特色。從包裝設計三個方面對木刻版畫中的辯證統一思想進行闡釋,首先從包裝設計的材質來說,運用辯證觀,既要體現傳統古樸特色,同時也要符合現代審美以及基本的功能性要求的包裝設計才是符合市場需求的,才能與消費者建立心靈上的溝通。從包裝設計的風格來說,打破西方固有的設計價值觀,通過中國傳統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附加值,黑與白是一組帶有中國特質的色彩組合,將其運用到包裝設計中,多了些直率,少了矯揉造作。現如今人們日益奔波,生活在快節奏的城市當中,大家都顯得無比浮躁,而簡潔、素雅的藝術風格,傳達著一種化繁為簡、開門見山的生活方式,與現代消費群體的心理需求實際上是十分貼合的。從包裝設計表現技法上來說,充滿辯證關系的技法用于包裝設計中,所呈現出的作品效果往往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思考,以黑白為例的辯證關系運用到包裝設計中,能充分體現中國黑即是白,白即是黑的陰陽互換的哲學觀。總的來說,西方文化的沖擊以及傳統文化丟失的根源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設計價值觀,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正是我們立足于世界的設計價值觀,而其背后本質就是辯證統一的思想體系。以中國臺灣茶籽堂的產品包裝設計為例,茶籽堂包裝設計以黑白木刻版畫為主,崇尚天地,認為人是天地運動的產物,具有天地的靈氣,因此強調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追求自然與生活的交融,簡潔質樸的畫面張力由內而外緩解日常緊湊的生活節奏。包裝設計的畫面內容上是以動植物為主,所有畫面元素都蘊涵著自然的力量,體現出一動一靜,以靜制動的內在精神。在色彩上,運用黑與白使包裝設計存在于極致原理之中,圖案中黑白空間如經緯度一般相互交融,形成對比呼應,在差異中互相協調,構筑起萬物負陰而抱陽辯證統一的中國哲學觀。在構圖上,運用現代包裝設計的表現手法,以黑白方式進行畫面空間分割,白色部分和木刻圖案有主有次,有遠有近,利用黑白關系形成構圖上的空間感,又在包裝上統一于一體,正是辯證法中對立統一原則的體現。茶籽堂包裝設計將辯證法運用得恰到好處,運用傳統繪畫技法又不失現代包裝風格的氣息,體現著中國辯證的哲學思想,真正達到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藝術境界(如圖1)所示。
三、適度原則
(一)“刻作”與“刻白”體現的適度原則在木刻版畫創作中既要求大膽放刀刻作同時又要謹慎于刻白。從哲學角度,兩者統一于一體又相互制約,沒有大膽放刀的刻作就不會有恰到好處的刻白,沒有適當的刻白,就不會有精湛的刻作藝術,但是過于強調放刀刻作,會導致畫面構圖凌亂,反之,一味強調刻白,會導致畫面黑白失序。從情感角度,放刀刻作的大膽,和慎于刻白的謹慎則是木刻版畫創作中的精神體現。
(二)適度原則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消費能力逐漸增強,過度消費成為了普遍現象,人們需求上的失度現象,導致設計上的過度現象,例如一系列的精品套裝、豪華型的月餅禮盒、奢侈系列的保健品等,都是因為失去對度的把控而造成的包裝設計現狀。雖然在包裝行業早已提出保護生態,杜絕浪費的理念,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個商家的壓力此起彼伏,導致過度包裝的現象一直居高不下。在木刻版畫中過度放刀會導致畫面失序,在包裝設計中過度包裝則會導致形成無用的裝飾圖案,抑或資源的浪費,企業成本的增加等。因此在包裝設計中同樣需要我們謹遵適度原則,從設計理念到原材料的選擇再到銷售使用環節,都應注重適度原則,其實質是讓包裝設計回歸自然,不追求過度的美,而忽略人們真正的價值需求,從人性化設計的角度出發,秉持簡單勝于繁瑣,極少勝于極多的設計理念。同時,不管是設計師還是消費者,都應該重視產品包裝設計中的精神文化訴求,設計師應當通過設計向消費者傳遞傳統文化,向世界傳遞民族特色,但當一味強調民族傳統,從而導致傳統民族元素不斷在設計產品上累加,形成的設計效果不符合現代審美的時候,“凡事皆有度”的中國哲學思想就應當對其起到應有的指導作用。
四、整體與局部
(一)“刀法”與“黑白”之間的關系我們欣賞黑白木刻版畫之際,會發現優秀作品的刀法與黑白在美學上是統一協調的,沒有脫離刀法的黑白,也沒有脫離黑白的刀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鑄就黑白木刻版畫的藝術魅力,黑白注重畫面整體的布局,而刀法關乎于木刻版畫創作的每一個局部細節。
(二)品牌意識的重要性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品牌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品牌不僅是企業的外在形象,也是企業連接消費者的關鍵紐帶,包裝設計作為企業產品的視覺載體所承載的品牌理念是否與消費者契合,直接決定了企業產品的市場銷售份額。而如今,現代包裝設計面臨著品牌意識薄弱的境況,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有一席之地。根據木刻版畫刀法與黑白關系的啟示,能意識到整體與局部對于包裝設計體現品牌意識的重要性,整體是指事物的各個部分相互聯系的總和,是一個有機整體。局部是指構成整體的零部件,不具有整體性的包裝設計如同一盤散沙。
(三)整體與局部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包裝設計當中的整體與局部體現在兩個方面,從微觀上來說,包裝中的圖形、文字、色彩、材質等局部要素構成了最后包裝的整體效果,再通過對稱與均衡、重復與呼應、節奏與韻律、統一與變化等形式美法則,設計出的整體效果既要符合人們審美特點,又要符合企業文化特色。從宏觀層面上來說,包裝的整體性主要體現在包裝設計市場的前期調研、設計方案的輸出、設計草圖的繪制、成品的形成以及一系列的市場營銷策劃等,由這些局部構成最后的包裝設計。不管是微觀層面還是宏觀層面,品牌與企業的關系如同包裝和產品的關系一樣密切,對于企業來說,品牌塑造是打入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包裝設計在品牌塑造中站在市場最前沿的位置,是塑造品牌成敗的關節因素,包裝作為直接連接消費者的視覺載體對于企業產品的品牌塑造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包裝設計是系統化的設計工程,由各個局部要素構成,單個產品的包裝應當要與同類產品包裝從內而外相統一,體現出整體性的形式美感以及整體性的文化理念才有利于企業產品的品牌塑造。這種由內而外的一致性對于大眾消費心理也有巨大的激發作用,大多企業在面臨品牌宣傳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廣告,然而實踐證明這種一致性的設計形式是一個既有效又節省宣傳成本的做法,通過產品包裝的一致性加深消費者的印記,利于企業產品的品牌塑造和宣傳。以韓國化妝品品牌whoo為例,whoo屬于韓國高端護膚品行列,出自于韓國宮廷秘方,其設計理念是對高品位的追求,產品融合現代科學和宮廷韓方,從包裝造型來說,以圓滑的結構為主,代表著女人的曲線,根據產品種類性質的不同,瓶身造型以及瓶口設計也會跟著需求而改變。從包裝設計的文字來說,每一個系列的產品包裝文字以及說明書和宣傳單的文字都以襯線體為主,具有高度的統一性,與產品優雅、高貴的品質相呼應。從包裝設計的風格來說,最核心的就是宮廷理念,將傳統文化的宮廷風格體現在了包裝的每一個細節,例如whoo瓶頂的元素提取,瓶頸壓印的花紋,瓶口邊緣的紋路設計等,所提取的元素都來自于韓國傳統元素,通過這些細節將宮廷感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正是通過產品的包裝造型、文字、圖形等的局部要素構成了最后能體現品牌理念,與消費者達成心理共識的包裝設計(如圖2)。
結語
從木刻版畫的創作技法、視覺效果和情感表達上能夠深刻感受到其中蘊涵的哲學思想,將其運用到包裝設計中,不僅能說明包裝設計存在的哲學意義,還為包裝設計提供了廣泛的思維空間,使中國的包裝設計能有與自然和諧相處,適度生存的意識,能明白增強品牌意識的重要性,能站在辯證的角度看待設計以及解決設計問題。
參考文獻
[1]祝重壽.中國古代木版插圖不宜稱作“版畫”[J].裝飾,2002(06):50-51.
[2]陳玄巍.木版畫的刀法與表現[D].中國美術學院,2011.
[3]谷淵.對中國當代版畫藝術語言的思考[D].中央美術學院,2015.
[4]胡琦.探析中國當代版畫創作過程中的“技”與“道”[D].華中師范大學,2013.
[5]朱紅文.“設計哲學”的可能性和意義[J].哲學研究,2001(10):25-31.
[6]袁曉莉.《設計價值論》:設計的哲學高度[J].裝飾,2012(02):68-69.
[7]王鵬.藝術設計中的哲學思考[J].裝飾,2005(06):38-39.
[8]梁詩維.試論整合包裝設計理念及其應用[J].設計,2018(13):73-75.
[9]祝兵越,郁舒蘭.產品包裝設計的自然之美[J].設計,2016(05):62-63.
[10]曾鳳彩,王雯婷,王富晨.論減量化設計方法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性[J].設計,2014(02):185-186.
作者:陳立民 周黎芮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