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以獎助學金評定促進高校學風建設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學風是大學的靈魂,當前高校的學風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獎助學金的大量投入并不能有效促進學風建設,為了切實發揮獎助學金評定在促進高校學風建設上的功能,本文以獎助學金評定為核心,以促進學風建設為目的,通過健全獎助評定機制,創新獎助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大學生關注學業成長成才。
關鍵字:
獎助學金評定;學風建設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財政在普通高校學生資助的投入大幅提高,2014年普通高校學生資助金額716.86億元,比2013年增加142.75億元,增幅達24.86%。當前巨大財政的支持并沒有對高校的學風建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影響,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動力,過分追求自我玩樂,疲于活動之間,輕視知識學習,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我管理能力弱,改革獎助學金評選,促進高校學風建設迫在眉睫。
一建立健全的獎助學金評定機制是促進學
風建設的保證建立健全的獎助學金評定機制是推進學風建設的客觀需要,加強獎助學金在引領學生奮發向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明確學習目標等學風建設功能,強調學業行為表現在獎助學金的考核中的地位,遵循人才培養規律,針對獎、助學金不同的特質和具體要求,完善獎助學金在促進學風建設的系統設計,統籌多方資源,設立動態、有彈性的獎助學金評選機制,積極推進以獎助學金評定促進學風建設的政策對接,確保學風建設逐步提高。加強獎助學金評定制度創新和評選機制改革,促進學風建設需要健全的制度保證,明確受益者的職責、評定主體的權限,堅決捍衛評選制度的公信力,遵循獎助學金的評選原則,清晰劃分責、權、利三方的獎助學金評選機制,嚴格按照評選程序開展獎助評定,體現學業表現在獎助學金評選制度的重要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規范獎助學金的法律政策,改革考核評價機制上,使學風建設具有規定性、可執行性、可考核性。當前獎助學金評選制度僅僅依靠道德約束、學生自律以及觀察等非法律層面約束的獎助學金評選機制不能實現其在學風建設層面上的正能量,進一步加快獎助學金評定監督體制,使獎助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可靠的制度保證使得高校得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學風建設上,集中精力研究和教書育人的任務。
二開源創新是促進學風建設的動力源泉
教育投入是一個長遠的投資,能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個人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并未能得到充分發掘,普通高校的獎助學金來源單一,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參與度低,不能完全滿足擴招背景下的大學生群體。同時由于地區發展水平不一、高校層次不同,一些偏遠地區的大學及薄弱學校的貧困生獲得獎助的機會不多,家庭困難學生往往需要利用大量時間外出兼職才得以在大學校園生存,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習時間不足、精力不夠。根據獎助覆蓋面及資助程度相關性研究中發現:覆蓋面越高、資助程度越大,學生對獎助機制的滿意度越高。以學風建設為核心創設多種獎助學金,根據學科不同性質和特點,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設立學科獎學金、學術型專項培養獎助金、學業困難補助金、學業進步獎助金等多種形式的獎助項目。在指導方式上,進行有針對性地分類指導;在考核評價方式上,實現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分類評價方法,實現獎助形式多樣化,獎助項目多元化,在國家、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按不同獎助項目,采取“分類別、多層次”的方式獎勵優秀學生、幫助困難學生,不僅能激勵大學生更加專注學業,同時也能對學生的價值導向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鼓勵優秀大學生積極向上,強化學習意識和專業素養,幫助困難學生體會社會關愛,強化社會責任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基于應用型大學的市場導向性,發揮市場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調節功能,爭取社會營利性組織與非營利性機構的財政支持,以促進學風為核心,積極爭取企業、社會公益組織等的大力支持,多方籌措資金,鼓勵全社會參與到獎助學金的共建,實現獎助學金來源多元化,形式多樣化,探討可促進學風建設的新型獎助學金培養模式,形成有特色的促進學風建設的專項獎助學金,對于大學生立足國家長遠發展、社會進步,有條件、有信心在高等學府專心治學發揮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三加強宣傳教育,豐富學風建設內涵
隨著大學生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要求獎助學金評定過程的公平、公正、公開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現行的獎助學金宣傳不足無法充分發揮在學風建設方面的積極影響,工作止于“任務式。對獎助學金的宣傳教育是學風建設的“酵母”,發揮獎助學金評定在學風建設的功能,需要加大對獎助學金的宣傳,重在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把獎學和助學、引領和激勵有機結合,用心發現身邊的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通過正面宣傳,鼓勵更多的學生專注于學業、潛心修學。發揮獎助學金評定在促進學風建設上的功能,需要統籌獎助學金與學風建設的相關部門,成立教育宣傳領導小組進一步完善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的教育宣傳管理體制,落實教育宣傳專用經費,通過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媒介對典型進行宣傳,完善機構設置,指定專人負責,形成上下銜接緊密的宣傳教育模式,解決宣傳不足的弊端,共創學風建設的新天地。加大宣傳可以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一方面可以激勵獎助學金獲得者鞭笞自己更加努力學習,同時可以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獎助學金的公平公正,鑄就共同信任。以獎助學金評定達到獎勵先進、督促后進,引導學生努力提升學業水平,激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探索知識,這是我們獎助工作的落腳點。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加快建設靈活的獎助評定機制,以學風建設為目的,以改革獎助機制創新為動力,拓寬獎助學金的渠道,創新獎助形式,設置個性化的獎助項目滿足不同需求的大學生,加強宣傳教育,全面激發學風活力,推動學風建設邁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甘壽國.關于高校學風建設的調查與分析[J].高教探索,2009(6).
[2] 沈愛琴.對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J].江蘇高教,2007(3).
[3] 高兆明.應當重視“道德風險”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00(3).
[4] 李友文.建立政府為主體的高等教育獎助學機制的思考——來自美國加州的經驗與啟示[J].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1(7).
[5] 崔邦焱,徐孝民.把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做好[J],中國高等教育,2000(11).
[6] 2014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N].中國教育報.2015-8-19(3).
作者:陳澤楠 林慧琳 單位:廣東金融學院經濟貿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