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團學工作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有利于提高綜合素質
素質是人類在智慧、審美和道德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是人們在受教育或參加社會實踐中培養和表現的。培養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具備適應和改造社會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學生活動是學生傳統教學模式之外培養綜合能力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是學生提高能力、提高素質、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各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團體活動,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素質的提高起到作用。其具體表現在:可以增強大學生的品德修養思想政治素質決定了人們的政治方向,對大學生的未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團委和學生會通過組織一系列積極、健康、向上的活動,如思想與鄧小平理論的探討、時政的分析和未來共產主義的實現,能激發他們的政治熱情和愛國熱情,樹立起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將國家的前途與命運視為自己的責任,從而為實現共產主義努力奮斗。由于團學活動是一種集體性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養成了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集體意識,奠定了集體觀念,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同時,遵守章程,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我公德意識的培養,增強了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可以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由于他們的成長過程比較順利、生活舒適,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的身心健康更應該受到關注,如大一剛到的新生信心滿滿,對自己的估計值過高;入學后,發現大家都很優秀,極易產生很大的心理落差,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及失落感。如果不及時調整心態,就會容易出現心理障礙。理論知識的學習不能解決這類心理問題,團體活動這時就表現得較為重要。團學活動能夠有效地把學生按某種關系組織在一起,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環境,給他們一條表現自我、發展自我的新途徑。
可以提高大學生的交際能力人際交往在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而目前高校學生的交往情況不太合理,主要表現在:缺乏理性的正式交往,以情感交往為主。學生組織是依據個人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組成的同輩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群體成員之間有較高的心理認同感。同輩群體彼此之間愿意心貼心地去溝通交流,所以非強制性的交往實現了自己對知識和情感的滿足。在組織里,存在著大量的會員與會員之間的橫向交往和會員與團體負責人間的縱向交往。通過社團內多種多樣的交往模式,學生的交往需要基本都得到滿足,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有利于實現社會化功能
社會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過程,每個人必須經過社會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會行為規范、準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這是社會交往的基礎,并且社會化是人類特有的行為,是只有在人類社會中才能實現的,它是個體人與社會聯系的紐帶。通過社會化,個體可以學習、獲得參與社會所必須的價值觀念、基本技能、思想和行為,進而順利地融入到社會實現角色的轉變。大學生社會化的程度直接影響整個社會化的整體進程。所以,在影響個體社會化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方面,推進大學生社會化是至關重要的。影響與推動大學生社會化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作為高校的一個特殊群體——高校學生團體,在其進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價值不容忽視。有利于豐富教育載體教育任務的完成,教育目標的實現,教育主客體之間的互動,教育內容的實施,都離不開一定的載體。隨著時展,傳統的載體已經不能滿足當今高校的需求,必須進行載體的創新研究。高校團學活動的突出特點是活動的自主性、廣泛性。團學活動是在高等學校的黨委和團委的引導下進行的,這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操作和利用團學活動。團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但也有一部分教師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參與,團學組織通過開展團學活動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了一個平臺。這樣,就使團學活動能夠作為載體被我們所利用,并且它在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方面具有獨特的特征。
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形式新穎多樣,內容生動活潑,是團學活動的顯著特點。通過活動載體,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活化”,從而被人們潛移默化的接受。團學組織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通過活動中的人和事“活化”起來。即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圖景,極大地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呈現一種潛滋暗長的態勢。這種效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追求的理想的效果。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在團學活動中,參與各種組織活動的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他們在受到教育以后,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升。這時,他們就可以用自己的感召力感染和教育其他學生,這樣原來一部分學生就從受教育的客體轉變成了主體,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例如,暑期社會實踐等活動,就能夠使大學生的行為得到規范,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得到強化。通過實踐活動感染和幫助其他社會成員,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從而最大限度地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實現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機統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兩個基本要素。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并存的兩種活動,教育和自我教育統一協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做好。團學組織開展活動的同時把思想治教育的內容有機地融入其中,這是教育的過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潛移默化接受教育的同時,學生個體又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鑒別判斷,從而不斷提高認識,這同時又是自我教育的一個過程。通過具體的教育活動,使外界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實現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機統一。
三、有利于延伸主渠道
高校的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它關系著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否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面前,讓馬克思主義占領學校這塊陣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思想深入人心,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要肩負的神圣使命,所以,高等學校的“兩課”教育在內容、形式和手段上必須創新。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是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高等學?;钴S的各種理論型社團已經成為“兩課”教學活動的一個平臺和有機載體,這個載體不僅可以展現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而且可以為學生提供觀察社會、參與政治的平臺?,F在全國高等院校都在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團學組織以此為契機,組織和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和活動,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領悟核心價值體系中的精神實質,發揮優秀學生團體和學生干部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用優秀學生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來影響和感召更多的青年。因此,充分利用學生喜歡的溝通、交流、聚集方式和載體,不斷延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圍,能夠擴大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發揮團學組織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李麗滿馮莉穎單位:河北聯合大學遷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