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鐵尾礦石工藝特點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萬小金魏霞單位: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礦石可選性分析
赤鐵礦大部分是以碎屑的形式存在,但粒度微細,一般在0.015~0.04mm左右,所以礦石的磨礦粒度要求很細,才有利于赤鐵礦碎屑的解離而回收,但這部分細粒赤鐵礦的回收率會因粒度很細而降低。同時在鐵精礦中會含有綠泥石和(鐵)白云石等礦物,導致精礦品位下降。
褐鐵礦主要是以浸染狀分布于泥晶—微晶白云石中,并且在褐鐵礦中也分布赤鐵礦,這部分的鐵部分會被選入鐵精礦中,造成其他雜質較高,鐵精礦品位較低。在重選過程中浸染狀的褐鐵礦和赤鐵礦會隨著細泥粒綠泥石和白云石等礦物進入尾礦,造成鐵回收率低。
礦石中的有害元素硫主要是以黃鐵礦、黃銅礦、重晶石和石膏的形式產出,黃鐵礦、黃銅礦、重晶石中的硫在磁選過程中較容易和鐵分離。由于以上礦物的比重較大,重選則不易分離。但以機械混入物的形式分布于褐鐵礦中的硫不管是重選還是磁選都不易分離。磷主要是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磷灰石常以集合體膠磷礦的形式產出,大部分的磷在磁選過程中可以分離,但有少部分極細的膠磷礦,以機械混入物的形式分布于褐鐵礦中,不易分離。
選鐵工藝試驗研究
1全強磁流程試驗
1.1磨礦細度試驗
采用SLon-100周期式脈動高梯度磁選機,按圖1流程進行原礦磨礦細度-200目含量72.28%(未磨)、88.40%和96.73%三種不同細度條件磁選試驗,結果見圖2。由圖2看出,在磨礦細度為-200目88.40%的條件下,精礦、中礦累計品位達到46.32%,累計回收率高達77.74%。選擇磨礦細度為-200目88.40%為宜。
1.2粗、掃選磁場強度試驗
根據工業型SLon-脈沖高梯度磁選機磁場強度上限值,以最大限度地回收老尾礦中Fe金屬為目的,在磨礦細度為-200目88.40%的條件下,按圖1流程進行粗、掃選磁場強度條件試驗(不精選)。試驗結果見表3。表3結果表明,在粗選場強為0.8T、1.0T條件下,粗精礦與中礦的品位和回收率都較接近。但后者的尾礦品位較低,故選定粗、掃選作業場強均為1.0T。
1.3磁選精選磁場強度條件試驗
為了提高磁選鐵精礦品位,對粗精礦進行了0.67T、0.8T和0.9T三個不同精選磁場強度條件試驗,試驗結果見圖3。從圖3看出,精選場強為0.67T、0.8T時,其鐵精礦品位分別為61.53%和58.70%,都滿足生產上鐵品位58.0%的要求。但超過0.8T時,隨著場強的增大,精礦回收率降低幅度較大,故場強選擇0.8T為宜。
1.4中間產品磨礦細度試驗
為了提高鐵的回收率,對磁選精選的尾礦和掃選的精礦稱為中間產品(即中礦1+中礦2)進行再磨再選,在磁場強度0.67T條件下,進行了磨礦細度-320目含量為55.00%(未磨),84.57%和97.85%三種不同磨礦細度的磁選試驗,得到精礦2和中礦。試驗流程見圖4,試驗結果見圖5。圖5結果表明,在不磨礦的情況下,其精選作業精礦品位為52.03%,達不到58.00%要求;而磨礦細度-320目84.57%,其精礦品位為59.15%,達到要求品位,回收率達12.48%。故再磨細度以-320目84.57%為宜。
1.5中間產品磁場強度條件試驗
在再磨細度-320目為84.57%時,進行兩種不同場強磁選試驗,產出精礦2和中礦。結果見表4。由表4看出,在場強0.67T條件下,精礦2品位為59.15%,可滿足58.00%的要求。故中料磁選場強為0.67T。
1.6全強磁磁選流程試驗在條件試驗基礎上通過優化確定了全強磁磁選開路試驗流程。試驗流程見圖6,試驗結果見表5。
試驗結果表明,在滿足鐵精礦品位≥58.0%的條件下,全強磁磁選開路試驗鐵精礦品位為58.13%,精礦回收率可達到63.15%的指標。
強磁—離心機重選試驗
采用Slon高梯度磁選機和離心選礦機回收細或微細粒級鐵尾礦中有價鐵新工藝技術,突破了對“離心選礦機不能用于精選作業”的一般說法。選用slon型離心選礦機用于Slon高梯度磁選機粗選粗精礦的精選作業,既發揮Slon離心選礦機和Sl-on高梯度磁選機適宜處理細粒或微細粒鐵礦物料的技術性能,又能發揮離心選礦機在鐵礦精選作業中富集比不太大的情況下(富集比一般小于2,強磁鐵粗精礦品位40%~45%,最終鐵精礦為55%~58%褐鐵礦或62%~65%赤鐵礦)而處理量大的技術優勢,作為一種選礦試驗技術方案是可行的。老尾礦試樣經強磁機選拋尾后,強磁粗精礦進行預先分級二段磨礦的強磁—重選試驗。強磁機用于粗選作業,新型離心選礦機用于精選和掃選作業,試驗結果見表6。試驗結果表明,采用該流程可以得到精礦品位58.90%,回收率可達到52.53%的選別指標。
結論
1.尾礦試料物質成份研究表明,礦石中褐鐵礦主要是以浸染狀分布于泥晶—細晶白云石中;赤鐵礦大部分是以碎屑的形式存在,粒度一般在0.015~0.04mm,所以要求細磨礦,才有利于赤鐵礦碎屑的解離。
2.老尾礦試料的鐵物相分析表明,褐鐵礦的鐵占全鐵的34.2%,赤鐵礦的鐵占全鐵的49.5%,其它脈石礦物的鐵占全鐵的16%。褐鐵礦與赤鐵礦的鐵量比例為0.65∶1。高比例的褐鐵礦含量(褐鐵礦純礦物含鐵56.9%)是影響鐵精礦品位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若鐵精礦品位要求過高,勢必排擠出更多的褐鐵礦,導致精礦回收率的明顯下降。若降低鐵精礦品位要求,可望獲得更高的回收率。建議鐵精礦品位控制在58%以下為好。
3.通過全磁流程、強磁—重選以及強磁—浮選等多種聯合流程的選礦工藝試驗對比,全強磁磁選流程技術指標好,設備配置簡單、作業效率高。試驗獲得鐵精礦品位58.13%,回收率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