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wǎng) 資料文庫 巖相與礦物特性探討范文

巖相與礦物特性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巖相與礦物特性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巖相與礦物特性探討

作者:滕傳耀杜楊松張智宇龍旺生董玉翠李湘蓮單位: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地質(zhì)過程與礦產(chǎn)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慶銅礦

礦床地質(zhì)特征

安慶銅鐵礦床由①號、②號、○E2號、?號4個主礦體(圖1)及97個小礦體組成。礦體呈透鏡狀賦存于大理巖與閃長巖之間的矽卡巖帶中,賦礦巖石主要為石榴子石矽卡巖和透輝石矽卡巖。礦體的形態(tài)及產(chǎn)狀嚴格地受矽卡巖帶控制,隨矽卡巖帶的變化而變化。

本次研究的1號礦體是安慶銅鐵礦規(guī)模最大的礦體,位于礦區(qū)的北部及東部,F(xiàn)1斷層下盤,西高東低,沿接觸帶向東側(cè)伏,側(cè)伏角約為20°~30°。該礦體最淺處標高約-187m,最深處標高約-935m,礦體主要賦存于-280m~-820m之間,呈一稍具復(fù)雜變化的較大透鏡狀產(chǎn)出。礦床礦石類型主要有含銅矽卡巖型、含銅閃長巖型、含銅磁鐵礦型及磁鐵礦型等,礦石空間分布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外接觸帶主要為磁鐵礦型、少量含銅磁鐵礦型,向中心帶逐漸過渡為含銅矽卡巖型,內(nèi)帶則為含銅閃長巖型礦石;礦石構(gòu)造主要有團塊狀構(gòu)造、條帶狀構(gòu)造及浸染狀構(gòu)造等;礦石結(jié)構(gòu)主要為自形—半自形晶結(jié)構(gòu)、他形晶結(jié)構(gòu)、充填結(jié)構(gòu)、溶蝕結(jié)構(gòu)、交代殘余結(jié)構(gòu)等。

礦床近礦圍巖蝕變分帶現(xiàn)象明顯,以鉆孔CK8A647為例(圖2a),該鉆孔是一個位于8A勘探線(圖2b)上,于-639m標高處以-47°的傾角鉆進的斜孔。從巖芯編錄來看,由地層→巖體,巖性特征依次為:灰?guī)r(圖2a-1)→大理巖(圖2a-1)→矽卡巖化大理巖(圖2a-2)→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巖(圖2a-3)→透輝石化閃長巖(圖2a-4)→閃長巖(圖2a-5)。此外,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巖中透輝石含量及礦化類型亦有變化,靠近外接觸帶透輝石富集,以鐵銅礦化為主;向中心帶、內(nèi)帶方向透輝石含量逐漸減少,以銅礦化為主。

巖相學(xué)特征

安慶銅鐵礦中的矽卡巖為鈣質(zhì)矽卡巖,以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巖為主。巖石主要由輝石、石榴子石,部分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綠簾石、綠泥石、方解石、石英等組成。

1輝石

本區(qū)輝石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半自形—他形粒狀輝石,粒度比較均勻,其分布范圍較廣,從矽卡巖化大理巖帶到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巖帶直至蝕變閃長巖帶均有發(fā)育,呈淡綠色,粒狀、少量呈束狀,常被石榴子石、磁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黃鐵礦等礦物交代(照片1A),具溶蝕交代殘余結(jié)構(gòu)(照片1B)。以上說明粒狀輝石形成最早。電子背散射圖像顯示,此類輝石大多具有環(huán)帶結(jié)構(gòu)(照片1C、3D);另一類為脈狀輝石,呈深綠色,半自形—他形,中—細粒結(jié)構(gòu),可見其切穿粒狀輝石(照片1E)、石榴子石及磁鐵礦(照片1A)。說明脈狀輝石的形成晚于粒狀輝石、石榴子石及磁鐵礦。

2石榴子石

石榴子石為矽卡巖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該區(qū)石榴子石有兩種,一種為粒狀或致密塊狀石榴子石,一種為細脈狀石榴子石,以粒狀石榴子石為主。粒狀石榴子石多為褐色、黃褐色,自形—半自形晶聚晶分布,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其常具有環(huán)帶結(jié)構(gòu)(照片1F),可見石榴子石交代微晶方解石后的殘余結(jié)構(gòu)(照片2A),石榴子石熔蝕包含透輝石,且往往被磁鐵礦、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綠簾石、綠泥石、碳酸鹽等礦物交代(照片2B,C,D),以上說明粒狀石榴子石的形成世代晚于透輝石,而早于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脈狀石榴子石多為淺褐色、淡黃色,自形—半自形、中—細粒結(jié)構(gòu),可見其切穿粒狀(或致密塊狀)石榴子石(照片1E),反映了脈狀石榴子石形成晚于粒狀石榴子石。

3磁鐵礦

磁鐵礦呈鐵黑色,半金屬光澤,反光鏡下為淺灰色,主要呈半自形—他形粒狀(照片1B,照片2D),具強磁性。可見其交代粒狀石榴子石及粒狀輝石而被脈狀輝石切穿(照片1A),并被黃銅礦、磁黃鐵礦交代呈溶蝕交代結(jié)構(gòu)或骸晶結(jié)構(gòu)(照片1B,照片2E)。說明磁鐵礦的形成晚于粒狀輝石與石榴子石,早于脈狀輝石及黃銅礦、磁黃鐵礦。

4黃鐵礦

黃鐵礦呈淺黃色,金屬光澤,反光鏡下為亮白色,自形—半自形或他形粒狀(照片2E),自形晶礦物晶形發(fā)育較好(照片2F)。黃鐵礦分布形式多樣,有呈浸染狀分布于石榴子石中(照片2F)者,也有與黃銅礦(照片2D)、磁黃鐵礦(照片2E)共生者。

5黃銅礦

黃銅礦呈銅黃色,金屬光澤,反光鏡下為銅黃色,主要為他形不規(guī)則粒狀集合體。黃銅礦主要呈浸染狀充填于磁鐵礦或矽卡巖礦物的間隙中,常見其包裹束狀透輝石并溶蝕交代磁鐵礦(照片1B)。少數(shù)黃銅礦呈脈狀切穿石榴子石礦物(照片2E)。說明黃銅礦的形成晚于輝石、石榴子石、磁鐵礦。

6磁黃鐵礦

磁鐵礦呈暗銅黃色,金屬光澤,反光鏡下為古銅黃色,主要呈他形粒狀。常與黃鐵礦、黃銅礦緊密伴生,并可見其交代磁鐵礦、石榴子石、透輝石等早期礦物(照片2E)。

7綠簾石、綠泥石

綠簾石與綠泥石為主要的熱液蝕變產(chǎn)物。綠簾石呈黃綠色,在單偏光下多為淺黃色,常以他形不規(guī)則粒狀集合體態(tài)產(chǎn)出(照片2B,F(xiàn))。綠泥石呈綠色,在單偏光下多為淺綠色—暗綠色,他形不規(guī)則粒狀。綠簾石常與綠泥石共生(照片2B,F(xiàn))。綠簾石與綠泥石可分為3類,一類形成于石榴石裂隙中(照片2A);一類常與黃鐵礦共生,可見其交代石榴子石(照片2F);另一類與脈狀方解石共生(照片2B)。以上說明3種類型的綠簾石、綠泥石形成于不同的成礦階段。

8方解石

方解石無色透明,在單偏光下無色。方解石有兩類,一類為石榴子石交代方解石后的殘余(照片2A),多為微晶;一類為晚期熱液方解石,多沿石榴子石礦物裂隙充填并與綠簾石、綠泥石共生(照片2B),可見其交代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物(照片2D),說明此類方解石形成較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晚。

9石英

石英無色透明,在單偏光下無色透明、表面光滑。石英為脈石礦物,在本區(qū)矽卡巖中石英含量較少。

礦物學(xué)特征

礦物化學(xué)成分及電子背散射圖像(BSE)由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地質(zhì)研究所大陸構(gòu)造與動力學(xué)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儀器型號為日本JEOL公司生產(chǎn)的JXA-8100儀器,測試加速電壓為15kV,束流20nA,束斑直徑為5μm。

安慶銅鐵礦樣品中的石榴子石電子探針分析結(jié)果見表1。計算得出的石榴子石端員組分如圖3a,所研究的石榴子石屬And-Gro固溶體系列,且全部為鈣鐵榴石,其And(鈣鐵榴石端員)變化范圍為72.78%~89.35%,平均80.10%;GrO(鈣鋁榴石端員)質(zhì)量分數(shù)變化于10%~26%之間,平均18.64%。其中,粒狀石榴子石鈣鐵榴石端員平均79.59%;細脈狀石榴子石中FeO明顯增加,其鈣鐵榴石端員增大(平均為83.18%)。粒狀石榴子石常具有韻律環(huán)帶結(jié)構(gòu)(照片1F),探針數(shù)據(jù)(表1)顯示,從核部到邊部,石榴子石的成分變化較小(主要是Al2O3和FeO),呈振蕩式波動(圖4a)。值得注意的是,石榴子石礦物中成分含量不僅與石榴子石的產(chǎn)出形態(tài)(粒狀、脈狀)有關(guān),而且隨矽卡巖所處位置呈現(xiàn)規(guī)律性變化(圖5a),從外接觸帶矽卡巖到內(nèi)接觸帶矽卡巖三件矽卡巖樣品,石榴子石中的w(CaO)分別為34.63%,34.56%和33.55%;w(Al2O3)分別為5.55%,4.91%和4.19%;w(SiO2)分別為35.55%,35.35%和34.23%;w(FeO)分別為20.63%,22.02%和22.88%。顯示從外接觸帶44礦物巖石2012矽卡巖→內(nèi)接觸帶矽卡巖,石榴子石中FeO含量逐漸增加,CaO,Al2O3,SiO2含量依次降低。

輝石電子探針數(shù)據(jù)結(jié)果見表2,計算得出的輝石端員組分如圖3b。粒狀輝石中透輝石端員含量變化于60.50%~96%之間,平均75.09%;鈣鐵輝石端員為0%~33.12%,平均19.64%;鈣錳輝石端員為0%~1.34%,平均0.96%。說明輝石屬于Hd-Di固溶體系列。其中,粒狀輝石富Mg、貧Fe,均為透輝石;而脈狀輝石為鈣鐵輝石(Hd端員高達83.54%)。粒狀輝石背散射圖像(照片1C,D)顯示成分環(huán)帶現(xiàn)象,探針數(shù)據(jù)(表2)分析發(fā)現(xiàn)從核部到邊部FeO含量逐漸增加,MgO含量逐漸降低(圖4b),核部為透輝石,邊部則向鈣鐵輝石端員方向過渡。

以上輝石成分表明,由早期粒狀輝石核部到邊部,再到晚期脈狀輝石,F(xiàn)eO表現(xiàn)為富集趨勢,這與石榴子石成分變化特征相似,以上反映了安慶矽卡巖銅鐵礦床的早期成礦流體向富鐵趨勢演化。此外,輝石中礦物成分也與矽卡巖產(chǎn)出位置相關(guān)(圖5b),從外接觸帶矽卡巖到內(nèi)接觸帶矽卡巖3件矽卡巖樣品,輝石中的w(CaO)分別為26.51%,25.25%和25.02%;w(MgO)分別為16.97%,12.94%和10.77%;w(SiO2)分別為53.69%,51.87%和52.02%;w(FeO)分別為1.39%、8.41%和11.64%。顯示從外接觸帶矽卡巖→內(nèi)接觸帶矽卡巖,輝石中CaO,MgO,SiO2含量逐漸減少,而FeO含量則依次增加。

討論

1矽卡巖成因

安慶銅鐵礦矽卡巖的成因問題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Panetal(1999)、Zhouetal(2007)認為安慶銅鐵礦矽卡巖為接觸交代成因,王訓(xùn)誠等(1995)和郭吉保等(2000)則認為安慶銅鐵礦既有巖漿矽卡巖又有接觸交代矽卡巖。其中,王訓(xùn)誠等(1995)認為1號礦體是矽卡巖巖漿上侵貫入充填形成的,2號礦體是接觸熱變質(zhì)作用和外生水循環(huán)淋濾成礦作用形成的;郭吉保等(2000)通過氧同位素交換動力學(xué)研究認為安慶銅鐵礦的形成經(jīng)歷了多期次的成巖、成礦作用,早期矽卡巖屬接觸交代成因,中、晚期矽卡巖為矽卡巖鐵礦漿充填裂隙形成。雖然安慶銅鐵礦矽卡巖成因觀點不一,但是廣泛發(fā)育的矽卡巖卻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本次研究的矽卡巖產(chǎn)于閃長巖與碳酸鹽巖的接觸帶,礦床矽卡巖蝕變分帶表現(xiàn)為漸變特征,即灰?guī)r→大理巖→矽卡巖化大理巖→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巖→透輝石化閃長巖→閃長巖(圖2),這與傳統(tǒng)接觸交代矽卡巖的分帶特征相吻合。巖相學(xué)研究表明矽卡巖中常見粒狀石榴子石交代微晶方解石形成的交代殘余結(jié)構(gòu)(照片2A),這是接觸交代矽卡巖成因的一個佐證。袁峰等(2002)對安慶銅鐵礦礦石、矽卡巖、閃長巖和地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學(xué)特征進行了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矽卡巖及矽卡巖礦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型總體上與閃長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型類似,而和大理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型差異很大。通常認為交代成因矽卡巖的REE配分模式主要受巖體、碳酸鹽巖地層和流體中REE的含量及其分配行為控制,而中酸性巖漿巖的REE豐度一般比碳酸鹽地層中的高幾倍甚至幾個數(shù)量級,所以交代成因矽卡巖中的REE配分模式幾乎完全承襲了巖體的REE分布模式,其REE配分模式與巖漿巖REE配分模式相似。向文帥(2010)[19]對安慶銅鐵礦矽卡巖蝕變帶進行了巖石化學(xué)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從碳酸鹽巖到接觸帶CaO,MgO含量逐漸減少,從巖體到接觸帶SiO2,Al2O3逐漸減少,這是雙交代的有利證據(jù)。

綜上所述,與安慶—貴池礦集區(qū)內(nèi)銅山矽卡巖銅礦床類似,安慶銅鐵礦矽卡巖為巖漿熱液接觸交代作用形成的。

2成巖成礦階段及物理化學(xué)條件

根據(jù)巖相學(xué)特征,結(jié)合野外觀察,安慶銅鐵礦矽卡巖演化過程可劃分為兩期六個階段(表3):矽卡巖期包括早期矽卡巖階段、磁鐵礦階段和晚期矽卡巖階段;熱液蝕變期包括早期熱液交代階段、石英-硫化物階段和石英-碳酸鹽階段。早期矽卡巖階段為礦床主要的矽卡巖造巖階段,形成了安慶矽卡巖的主體,礦物成分以石榴子石、透輝石為主,含少量磁鐵礦。此外,該階段在矽卡巖與巖體或碳酸鹽巖的接觸帶附近,形成矽卡巖化閃長巖和矽卡巖化大理巖,主要為透輝石化。磁鐵礦階段形成了該礦床中鐵礦的主體,致密塊狀、浸染狀磁鐵礦石主要形成于外接觸帶附近,鏡下見到磁鐵礦呈不規(guī)則狀充填于石榴子石晶隙中(照片1A),后期又常被黃銅礦、黃鐵礦和磁黃鐵礦等交代穿插(照片1B,照片2E)。晚期矽卡巖階段主要形成一系列呈細脈狀產(chǎn)出的石榴子石、鈣鐵輝石。常見晚期脈狀矽卡巖礦物穿切早期矽卡巖階段的粒狀石榴子石、透輝石及磁鐵礦(照片1A、E,照片2C)。早期熱液交代階段主要形成少量的綠簾石、綠泥石(照片2A)。石英-硫化物階段為安慶銅鐵礦的主成礦階段,主要礦石礦物有黃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主要蝕變類型有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照片2F)、碳酸鹽化等。石英-碳酸鹽階段主要形成碳酸鹽脈和少量石英,充填于早期形成的矽卡巖、矽卡巖型銅礦體及磁鐵礦裂隙中,主要蝕變類型為碳酸鹽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等(照片2B)。

一般認為,矽卡巖型礦床的形成大多經(jīng)歷了一個復(fù)雜的過程。矽卡巖礦物的組成與巖漿化學(xué)成分、圍巖組分、形成深度和氧化態(tài)條件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對矽卡巖礦物的結(jié)構(gòu)構(gòu)造、礦物共生組合關(guān)系、交代關(guān)系和化學(xué)成分的研究,可以作為揭示矽卡巖形成過程中物理化學(xué)條件(酸堿度、氧逸度等)變化的重要依據(jù)。安慶銅鐵礦早期矽卡巖階段的石榴子石以鈣鐵榴石為主,輝石以透輝石為主,且二者共生(照片1A),說明早期矽卡巖階段礦物形成于低酸度(pH=5.4~7.5)和高氧逸度(lgfO2=-20~-15.6)的條件,形成的溫度介于450℃~600℃之間。輝石成分環(huán)帶變化特征(圖4b)顯示從核部到邊部FeO含量逐漸增加,說明該階段流體中鐵正富集,為磁鐵礦階段磁鐵礦的形成做了物質(zhì)準備。石榴子石環(huán)帶中成分的小幅度波動變化特征(圖4a)說明石榴子石形成時,成礦流體趨于達到化學(xué)平衡,在平衡邊界振蕩波動。石榴子石和輝石的成分變化特征反映了矽卡巖不是在一個完全封閉的平衡條件下形成的。

研究表明,流體中的鐵、銅等金屬元素在高溫下(>300℃)主要以氯的絡(luò)合物形式存在和遷移。磁鐵礦階段隨著流體溫度的降低,水解作用增強,溶液中揮發(fā)份富集,體系的溫度t、氧逸度fO2及pH值等物理化學(xué)條件發(fā)生變化,成礦流體的化學(xué)平衡再次被打破,F(xiàn)e從流體中分離出來,在接觸帶有利的構(gòu)造位置以磁鐵礦的形式沉淀,磁鐵礦階段是礦區(qū)鐵礦的主成礦階段。研究表明,磁鐵礦在高氧逸度的堿性環(huán)境下易于沉淀,該階段大量磁鐵礦的形成說明該階段處在高氧逸度的堿性環(huán)境中。晚期脈狀矽卡巖階段的矽卡巖礦物主要呈脈狀分布且可見其切穿早期矽卡巖階段的礦物及磁鐵礦的現(xiàn)象(照片1A,E,照片2C)。晚期石榴子石仍以鈣鐵榴石為主,但較早期矽卡巖階段石榴子石其鈣鐵榴石比例有所提高,晚期脈狀輝石以鈣鐵輝石為主,晚期矽卡巖階段礦物相對于早期矽卡巖階段礦物富Fe,貧Mg,Al。已有研究表明,含鈣鐵榴石組分高的石榴子石形成于更加氧化的條件。由此可知,安慶銅鐵礦晚期矽卡巖階段較早期矽卡巖階段于更高流體氧逸度的條件下形成。而晚期輝石以鈣鐵輝石為主的重要原因是富鐵的流體沿接觸帶遷移,使鐵在巖體和圍巖中發(fā)生雙向擴散,原先形成的透輝石轉(zhuǎn)化為次透輝石,進而形成鈣鐵輝石。

早期熱液交代階段介于矽卡巖期和石英-硫化物階段之間,為矽卡巖成巖→成礦的過渡階段,主要形成綠簾石和綠泥石兩類熱液蝕變礦物。前人研究指出,溶液中氧逸度的升高對綠簾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由此可知該階段流體較晚期矽卡巖階段流體具有更高的氧逸度。隨著成巖-成礦作用的進行與演化,巖漿熔-流分離過程隨之減弱,加之大氣降水混入熱液成礦體系,石英-硫化物階段流體的溫度、鹽度、壓力等,致使黃銅礦等金屬硫化物發(fā)生沉淀,它們或疊加于早期形成的矽卡巖和磁鐵礦體上,或沿裂隙充填呈脈狀產(chǎn)出。石英-硫化物階段為銅的主成礦階段,至此矽卡巖的成礦作用基本結(jié)束。與此同時,較多數(shù)量的綠簾石、綠泥石形成。并可見綠簾石交代石榴子石與黃鐵礦共生的現(xiàn)象(照片2F),而溶液中氧逸度的升高對綠簾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知該階段流體較早期熱液蝕變階段流體具有更高的氧逸度。

在石英-碳酸鹽階段,由于溫度繼續(xù)降低,熱液體系中大氣降水比例大大增加,主要形成無礦的石英-碳酸鹽脈,切穿早期形成的矽卡巖礦物、磁鐵礦及黃銅礦等金屬硫化物。該階段常見綠簾石與大量方解石共生(照片2B)的現(xiàn)象,說明該階段流體氧逸度更高。綜上,安慶銅鐵礦成巖成礦過程中流體氧逸度較高,且從早期到晚期流體氧逸度呈逐漸升高的趨勢。

3矽卡巖分帶特征及成因

本次研究的鉆孔中的矽卡巖雖然全為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巖,但是從靠近外接觸帶的矽卡巖到靠近內(nèi)接觸帶的矽卡巖其透輝石含量明顯減少。此外,野外觀察發(fā)現(xiàn)外接觸帶附近矽卡巖主要礦化類型為磁鐵礦化,局部黃銅礦化,而到內(nèi)接觸帶附近矽卡巖則主要發(fā)生黃銅礦化,少量磁鐵礦化。安慶銅鐵礦矽卡巖中早期輝石礦物成分中MgO含量較高(表2),說明成礦流體富Mg。前人研究指出,在中酸性巖漿的結(jié)晶分異演化過程中,Mg優(yōu)先進入早結(jié)晶礦物相,所以不可能形成富Mg的巖漿殘余流體,故Mg只能來源于碳酸鹽巖。

南陵湖組碳酸鹽巖富鎂(w(MgO)13.9%~16.52%),并且從外接觸帶矽卡巖到內(nèi)接觸帶矽卡巖中輝石礦物成分中MgO含量逐漸減少(圖5b),這進一步證實Mg來自碳酸鹽巖,從外帶向內(nèi)帶遷移。而Mg從外帶向內(nèi)帶遷移過程中,由于流體成分的流失加之遷移動力減弱等外界條件的影響,造成透輝石在外接觸帶矽卡巖中較內(nèi)接觸帶矽卡巖富集。安慶銅鐵礦碳酸鹽巖及巖體(FeO+Fe2O3平均為5.01%)都顯示貧鐵的特征,而石榴子石中w(FeO)平均高達22.25%,此外礦區(qū)有大量的磁鐵礦、黃鐵礦形成,說明成礦流體富鐵。束學(xué)福(2004)研究認為,安慶銅鐵礦床中的鐵質(zhì)來源于形成月山巖體的富鈉高鐵玄武巖漿,該巖漿在成巖過程中,由于AFC作用,使得Fe,Na發(fā)生分離,從而形成了富鐵的成礦流體。由于巖體和碳酸鹽巖的接觸帶為一構(gòu)造薄弱帶,因此在巖漿演化過程中富鐵的成礦流體沿接觸帶遷移,使鐵在巖體和碳酸鹽巖中發(fā)生交代反應(yīng)。石榴子石和輝石中FeO的含量由外接觸帶矽卡巖到內(nèi)接觸帶矽卡巖呈現(xiàn)遞增的現(xiàn)象,說明交代作用過程中Fe主要從內(nèi)帶向外帶方向遷移,這與傳統(tǒng)的雙交代模式中Fe的擴散方向(內(nèi)帶到外帶)一致。隨著Fe的遷移,F(xiàn)e逐漸在外帶富集,在磁鐵礦階段,由于物理化學(xué)條件的改變,F(xiàn)e從流體中分離出來,在有利的構(gòu)造部位以磁鐵礦的形式沉淀,從而造成磁鐵礦在外接觸帶富集的現(xiàn)象。在石英-硫化物階段又形成了部分黃銅礦,從而總體上顯示外接觸帶以鐵銅礦化為主,內(nèi)接觸帶以黃銅礦化為主的現(xiàn)象。

結(jié)論

1安慶銅鐵礦矽卡巖為接觸交代作用形成的,其演化經(jīng)歷了早期矽卡巖階段、磁鐵礦階段、晚期矽卡巖階段、早期熱液交代階段、石英-硫化物階段、石英-碳酸鹽階段。從早期到晚期,成礦流體氧逸度呈逐漸升高的趨勢。早期矽卡巖階段輝石形成時成礦流體中Fe富集,石榴子石形成時成礦流體正處在振蕩的化學(xué)平衡過程中。

2安慶銅鐵礦石榴子石均為鈣鐵榴石。其中,晚期矽卡巖階段的石榴子石較早期矽卡巖階段的石榴子石富Fe、貧Al;早期矽卡巖階段的輝石均為透輝石,晚期矽卡巖階段的輝石為鈣鐵輝石。

3在接觸交代作用過程中,Mg主要來源于圍巖,由外帶向內(nèi)帶遷移,從而造成透輝石在外接觸帶富集。成礦流體中Fe由內(nèi)帶向外帶遷移,至磁鐵礦階段,由于物理化學(xué)條件的改變,在外接觸帶Fe以磁鐵礦的形式沉淀。隨著石英-硫化物階段黃銅礦的形成,出現(xiàn)在外接觸帶矽卡巖以鐵銅礦化為主,內(nèi)接觸帶矽卡巖以銅礦化為主的現(xiàn)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琪琪女色窝窝777777|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小丑joker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人妖ts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国模沟沟冒白浆视频福利|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播放器| 日本乱人伦电影在线观看|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23| 欧美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午夜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后入又长又硬|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天天看免费高清影视|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痴女系列73|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区综合另类亚洲欧美| 鲁啊鲁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丰满少妇好紧多水视频| 日本免费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