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大學英語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應該服務于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根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的定位、性質與目標,以濱州學院為例,構建了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跨文化交際課程三位一體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能夠使大學英語課程充分發揮其服務性功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通用英語課程;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跨文化交際課程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國地方高校結構性矛盾突出,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低、專業對口率低,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不能適應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國家重大戰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推動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本科高校轉變。[1]應用型本科教育以培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根本目標,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必然趨勢。應用型人才既要理論基礎扎實,又要實踐能力強,其顯著特征在于學以致用、以用為本。[2]
目前大學英語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其課程定位不準、課程目標不明確、課程體系不完善。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比較陳舊,學用分離,主要是單純的語言知識教學與語言技能訓練,脫離學生的專業學習、未來工作與個人需求,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英語應用實踐能力比較低。這些問題使大學英語課程不能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無法滿足學生專業學習、未來工作與個性化發展的需求,無法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鑒于以上背景,非常有必要界定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的課程定位與目標,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準確的課程定位、明確的課程目標與完善的課程體系對于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更好地服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的定位與目標
根據《指導意見》的指導思想,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思路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辦學方式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人才培養的定位是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1]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2014年12月)(以下簡稱《教學指南》)指出大學英語是大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在本科教育階段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學英語課程應服務于學校的辦學目標、院系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3]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與《教學指南》的課程定位,大學英語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應服務于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大學英語課程要充分發揮其服務性功能,積極與其他專業課程協同推進,滿足應用性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屬性。[3]就工具性而言,大學英語課程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就人文性而言,主要是通過大學英語課程進行跨文化教育。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的課程定位、課程性質與《教學指南》規定的課程目標以及21世紀所需的核心素養,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能力。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課程內容具有應用性、實踐性、可雇傭性等顯著特征,[2]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要以英語的實際運用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重點。英語應用能力是指學生用英語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口頭與書面),根據語言使用場合包括通用英語應用能力與專用英語(學術英語、職業英語)應用能力。《教學指南》為了實施滿足學校、院系和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大學英語教學,把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級別:基礎、提高、發展。[3]與重點本科高校相比,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參差不齊,根據筆者對所在高校的2015級非英語本科專業大一新生的高考英語分數統計發現,只有25%的學生超過110分,50%的學生的分數集中在90-110分之間,25%的學生低于90分。考慮到非英語本科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情況、學習需求和專業培養的特殊需求,可以把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目標分為基礎與提高兩個等級,分級目標的安排為開展分級教學奠定了基礎,為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提供了空間。以下這個圖具體展示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目標的構成。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以濱州學院為例
王守仁教授提出當代中國語境下個性化英語教學的理念,他認為各高校應該根據《教學指南》,設計具有個性化的課程體系。[4]根據《教學指南》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的課程定位與目標與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分析,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由三部分組成,包括通用英語課程(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簡稱EGP課程)、專門用途英語課程(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簡稱ESP課程)、跨文化交際課程(Englishfor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簡稱EIC課程)。大學英語課程類型包括必修課、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3]每門課程的學習都要把課堂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以下以濱州學院為例構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首先簡要介紹濱州學院的校情、辦學思路與人才培養目標。濱州學院是一所地方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兵圣”孫武的故鄉、黃河三角洲腹地———濱州市。學校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主動適應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突出“航空”“黃河三角洲”“應用型”等辦學特色。學校的辦校定位是服務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區域和行業一線,培養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適應快,具有健全人格和社會責任感,具備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建設以航空為主要特色的應用型大學。
1.通用英語課程。對于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通用英語應成為主要的教學內容。[4]根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實際情況,通用英語課程應該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要占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總學分的60%。通用英語課程設置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譯)、教授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法、語篇、語用)、增加學生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科學等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與思辨技能,為專門用途英語與跨文化交際課程的學習奠定語言能力基礎。為實現通用英語的課程目標,開設綜合英語課程與專項技能課程,綜合英語課是核心必修課程,用來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基礎級別的學生開設基礎英語課程,為提高級別的學生開始高級英語課程。專項技能課程可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個人發展需要選修,包括實用英語閱讀、實用英語視聽說、英語演講、實用英語寫作、實用英漢翻譯等課程。
2.專門用途英語。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直接對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主要是滿足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與未來工作需求,提升學生的學術和職業素養,包括學術英語(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簡稱EAP)和職業英語(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簡EOP),占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總學分的20%。學術英語可細分為通用學術英語(EnglishforGeneralAca-demicPurposes,簡稱EGAP)和專門學術英語(EnglishforSpecificAcademicPurposes,簡稱ESAP)兩種。通用學術英語是學術英語課程的核心必修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跨學科的學術英語綜合交流能力(口語與書面)。[5]專門學術英語也就是專業英語,是學生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課程,一般由專業教師開設,不在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考慮范圍內。根據濱州學院的學科專業布局、辦學特色與學生的個人發展需要,學術英語課程包括通用學術英語(面向所有專業)、民航英語(民航類專業)、商務英語(經管類專業)、人文社科英語(人文社科類專業)、科技英語(理工類專業)、藝體英語(藝體類專業),通用學術英語為所有專業學生必修課程,其他課程由學生根據他們的學科門類或個人興趣選擇。為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職業能力,職業英語課程包括求職英語、世界名人創業、通用職場英語,由各專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需要選修,其中世界名人創業課程是濱州學院開設的校本特色課程,更好地服務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職業課程如金融英語、旅游英語、財會英語等是學生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課程,一般由專業教師開設,不在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考慮范圍內。
3.跨文化交際課程。跨文化交際課程的開設體現大學英語課程的人文性,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增強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綜合文化素養,更好地服務高校的通識教育與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要占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總學分的20%。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傳播主要以西方文化的單向輸入為主,中國文化基本處于失語狀態,大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明顯不足。[6]這種失衡狀況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國家文化軟實力。跨文化交際具有雙向性,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都要重視。2014年教育部頒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習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相結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體系。[7]一方面,跨文化交際內容、中西方文化要融入到通用英語課程中,另一方面,單獨開設跨文化交際課程,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際綜合課程與國別、區域、專門文化課程,跨文化交際綜合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掌握跨文化交際的知識與技能。國別文化課程包括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都用英語開設,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拓寬學生視野。區域、專門文化是校本特色課程,包括黃河三角洲文化、孫子兵法、航空文化、安全文化,用英語開設,大學英語課程擔起了傳播區域與專門文化的責任,體現了應用型本科院校服務行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定位,以下這個表格詳細展示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成。
四、結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由通用英語課程、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與跨文化交際課程三部分組成,三位一體,充分體現了大學英語課程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科學定位,能夠保證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目標的實現,能夠使大學英語課程充分發揮其服務性功能,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構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開展課程建設與教學關鍵因素之一是大學英語教師,當務之急,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最為迫切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OL].
[2]吳中江,黃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OL].2014.
[4]王守仁.當代中國語境下個性化英語教學的理念與實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4):1-4.
[5]蔡基剛.《上海市大學英語教學參考框架(試行)》四大創新點[J].中國ESP研究,2013(1):1-11.
[6]宋伊雯,肖龍福.大學英語教學“中國文化失語”現狀調查[J].中國外語,2009(6):88-92.
[7]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OL].2014.
作者:李玉升 單位:濱州學院 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