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聽課中的多媒體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多媒體教學中的反思
在他們身上,或許我們都能多多少少看到自己的影子。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摸著石子過河的,其實也不足為怪。自己何嘗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拙劣地借助多媒體,羞愧地念著PPT上課呢?但如果老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不改進,經常讓播放課件代替老師的講解,勢必會沖擊教學效果。因為雖然多媒體教學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豐富教學手段,增加信息的輸入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莫錦國,2003),但其本身并不能保證生生、師生間交際的充分實現,沒有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交流環境(黃露,韓金龍,2003)。時間一長,新鮮感一過,學生極易產生疲倦、注意力分散、對學習感覺厭倦。不言而喻,這樣的教學效果不佳(王超英,朱建年,2003)。在外語教學中多媒體只是起輔助作用,它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作用。諸如PPT等控制性很強的手段有時更容易導致輸入過量,消化不良、教師的一言堂傾向。多媒體強大的播放功能也容易淡化教師的指導作用,影響教學效果(馮奇,萬華,2003),因此應避免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只有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的優點,克服各自存在的缺陷(蔡基剛,武世興,2003),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然而也有不少老師在多媒體實踐教學中格外出色,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教學名師。他們不但熟練掌握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還能拿捏得當,讓其很好地為教學服務。曾經有學生這樣評價我的一位同事,說她的英語課上得很好,教學資源非常豐富、語言生動,課前要求和課后跟進都非常到位,在她的課堂上想睡都睡不著。顯然,在她課堂上聽課的學生是幸福的。
二、聽課中關于多媒體教學的啟示
聽一聽優秀老師上的課,體會他們如何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會讓我們受益頗多。因此,每當有聽課學習的機會時,我們要分外珍惜,仔細觀摩,努力挖掘老師們在多媒體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優秀經驗。例如在本文作者2010年參加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課程中,不少身經百戰的老師在多媒體教學方面就給廣大學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從他們的成功教學過程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一)在課堂上老師本身是最重要的媒體第一位是孫炳海博士,他給我們上教育心理學。由于他深諳教育心理學的緣故,因此在他的教學過程中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比如他注重遺忘規律,在每半天學習新內容之前都會把已學的內容從新梳理一遍,因此在課程的整體銜接上做得很好。又如在面對近百名學員的兩天半的授課過程中,他堅持不用話筒,不加任何音響修飾的嗓音聽起來特別真實感人,追求完美課堂到了極致。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做的課件也非??茖W,從字體大小、顏色的變化,文字的精簡與細致,圖片與文字的結合,到內容呈現的先后次序及位置,不露痕跡卻處處可見制作者教育心理學內功的深厚,讓人看得興趣盎然,目不轉睛。每一張看似平常卻又滲透了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的PPT都很不平凡,很值得推敲。每一張PPT都來得很自然,不突兀,恰到好處地融合在非常流暢的教學過程中。他從來不會為了操作電腦把自己束縛在講臺上,其實他好像幾乎就沒怎么站到講臺上,而是一直交替地站在學生座位中間兩條走廊的不同位置上。隨堂有很多引人思考的問題,他一定是走到學生座位面前請他們回答,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他一定是用探究、微笑、不置可否的幽默眼神面對他們。所以他的課堂就像吸鐵石一樣,在他的帶動下理解、消化、思考,課堂氣氛非?;钴S,學員們學得非常開心。課堂上充滿了“對話”,老師頻頻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正如唐淑梅,王雪梅(2003)所述,問題解決活動使學生獲得了勝任感和成就感。而每當要用到一張新的PPT,或在原有PPT上依次呈現新的內容,無論他身處教室的哪個位置,他只要揚起手對準屏幕按一下從不離手的遙控器按鈕就可以輕松實現了,非常自由。因此,老師們制作課件時一定要考慮到它的使用效果,讓它恰到好處地出現在課堂中,于細微處科學設計,以教學理論與心理學理論為依據(唐淑梅等,2003),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要熟練駕馭它,不要因操作繁瑣等而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不要被它束縛在講臺上,一定要不時地走下講臺站在學生中間近距離地面對學生,讓學生時刻感覺到老師就在你的身邊。在課堂上老師本身就是一個最重要的媒體,不要讓自己低頭淹沒在PPT的海洋中,要面向聽眾,“你的臉才是講課中最重要的因素”(李芒,2012)。
(二)Word文檔是一塊可以隨時更新的黑板、隨時記錄的留言板還有一位課堂氣氛異?;钴S的老師是黃愛鳳教授,她給我們上的是教育語言哲學。她的課同樣熱情飽滿,親切感人,尤其是她創造性地使用計算機輔助手段使我們深受啟發。除了提供幾張用于發問的來自她生活的親手攝制的照片和一些供分析的文字材料以外,黃老師使用現成的課件并不多,但聽課時的畫面感卻是極強的,這就完全體現了老師的語言魅力。確切地說,整個教學過程黃老師并沒有使用PPT,而是Word文檔。那Word文檔簡直就是她手下的一塊白色的“黑板”,她隨時輕松地在她的“白板”上敲出一個個問題和信息,隨時記錄打動她的來自學員的精彩發言。我訝異于她飛快的打字速度,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黃老師告訴我們再過一年就要退休了。在我們的聽課過程中絲毫沒有因為黃老師的打字而產生任何等待,她總是邊點評邊打,話說完字也打完了,一氣呵成。很快我們發現原來黃老師喜歡用Word,是因為它可以隨時更新、隨時記錄。在活躍的課堂上,老師和學生都會不時迸發出思想的火花,而被及時記錄下來的這些火花既是師生繼續深入探論,又是老師日后教學研究的良好的素材。在PPT課件上不方便做這些更改,而Word就像黑板,既可以隨時在上面書寫,還能保證每位學員看得清清楚楚。而看老師打字的過程就像看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板書的過程,是一個期待的過程,是會在我們腦子里留下痕跡的過程。北京師范大學李芒教授在他的《大學課堂教學方法與藝術》的網絡培訓課程中指出老師在上課時一定要有板書,比如和同學們從頭到尾在黑板上推導一個公式的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之間進行的美好的思維過程。不少人認為課件里的內容出來快,不需要老師一個個字母寫出來那樣麻煩,學生學得更輕松。其實當這些內容很清楚地呈現時,大腦處于機械被動的接受狀態,缺乏思考的過程。而老師的書寫不但激發學生不斷對下文進行預測,而且能夠加深印象。課件和黑板兩種媒體結合使用既保證了信息的容量,又給大腦鍛煉的機會,效果良好(劉丹丹,肖健,2003)。在我看來,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就像飯店里的冷盤,不乏美味,卻不及那熱菜——當堂的板書新鮮誘人。去飯店吃飯期待的不就是那一盆盆鮮香的熱菜,而冷盤在熱菜上來之后就鮮少有人問津了。黃老師單單用一張灑滿陽光的油菜花的照片,外加一個看似簡單其實并不簡單的問題就能勾起學員們內心許多熱烈的想法,聽她的課,內心是喜悅的。由此可見簡單到一張照片、一個可供隨時操作的Word文檔輔助的教學,也可以很精彩。因為裝在老師和學員腦子里的鮮活的材料一旦被提取和激發出來,就會讓課堂顯得異常地飽滿。撐起課堂的不該過多依賴炫目的課件,而是師生之間思想的碰撞。
(三)化繁為簡、條理清晰、富有個性的特點賦予課件生命力應單君博士的教學行為研究也頗為實用和有趣。第一次課上,學員們首先注意到的是她隨堂帶來的白色蘋果電腦又搶眼又漂亮,繼而老師一開講就馬上感受到從她那臺迷人的白色蘋果電腦里輸出的她慣用的Arial字體一如她本人一樣親切可愛而充滿個性(平時老師們通常用TimesNewRoman比較多)。有別于之前兩位老師的課件,應老師課件的文字不得不要多一些,因為全用英文展示極其具體細致的教學行為研究的方法和步驟。所有內容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陌生的。但盡管如此,所有文字都按要點編排,非常清新自然,配上清晰的流程圖,淡雅的顏色,讀起來很輕松悅目,沒有很多壓力。繁復的程序呈現出來的形式卻是如此條理清晰、有條不紊,這也是一種無聲的藝術。嚴謹中不失親切,隨著課件的展示和步驟的講解,應老師帶著我們一層層地揭開教學行為研究的神秘面紗,讓我們不禁躍躍欲試。對比之下,我們在課堂上經常做的是截然相反的事情,常常一上來就把學習搞得晦澀難懂、面目可憎,非得先給學生來個下馬威才過癮,孰不知學生還沒開始學就被我們嚇倒了,還哪來那么多的學習勇氣和興趣。因此借著多媒體的幫助,我們應該做化繁為簡的工作,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承受能力,讓學習內容以更具親和力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此外,由于教學任務繁重的緣故,有的老師會簡單借用現成的教科書配套的課件或共享其他老師的課件,帶著沒有經過自己融會貫通的課件在課堂上現學現賣,使用起來就會缺少生命力,無怪乎學生會頻頻低頭。
三、結語
以上老師授課時,老師如陽光雨露般是開心開懷的,學生也如向日葵般是欣喜欣然的,“低頭族”蕩然無存,為我們的多媒體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榜樣。由此可見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能否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還要看教師如何運用。用得好才能使課堂內涵大大擴展和延伸,并且增加授課老師的魅力和風采。在教學中,各種媒體相輔相成,避免過度依賴,認識到教師依然是最重要的媒體;合理結合現代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點,充分融入教師的智慧、創造性和個性,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傊?,多媒體為我們的教學及管理和英語語言研究等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用好這些多媒體并且多多悉心聽取優秀教師的課程,用心觀察他們如何遵循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注重細節且恰到好處地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會讓我們師生在課堂實踐中體會到更多的“抬起頭”來共同學習的樂趣。
作者:金曉瑜單位:浙江師范大學麗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