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文作文教學的有效開展方法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作文教學是鍛煉學生綜合素養的基本方式,但一直是語文教師、學生都頭疼的問題。可以說,寫作水平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標志。為此,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幾種有效開展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開展;教學方法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作文水平影響著學生的語文修養。從寫作教學的性質來看,這是一項系統工程,耗時較長。部分教師不會專門在課堂上開展系統的寫作教學,而是選擇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日記”“周記”的形式進行寫作練習,然后量化分數與等級。在這種模式下,學生難以掌握系統的寫作方法,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寫作,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情感體驗開展寫作教學。
一、創造寫作情境,激發寫作靈感
雖然新課程標準中一再強調寫作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是教師和學生對這方面的關注還較少。當前,很多初中生缺少寫作靈感,針對某一話題不知如何寫作,只知參照例文、模板,仿佛已喪失了自主寫作的能力。考慮到這種情況,教師要“拋磚引玉”,幫助學生找到寫作靈感,讓學生意識到,寫作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努力、用心,就能有收獲。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寫作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靈感。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裝》時,由于很多學生之前就已經讀過這一故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重溫故事內容的同時,讓他們進一步感受童話故事的奇特想象,進而激發他們的奇特想法。課堂伊始,教師可指導學生朗讀這篇童話故事,要求他們要有感染力、有感情的朗讀,突出童話故事的奇思妙想。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視頻短片,讓學生回憶故事情境。在學習完這篇童話故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讀后續寫,根據自己對人物的了解,重構故事情節,實現寫作上的創新。這樣的教學模式能有效彌補傳統教學中缺少場景體驗的不足,激發學生新的寫作靈感,讓他們有的放矢地創作。
二、搭建隨身課堂,豐富教學素材
過去,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可供教師選擇的教學途徑、教學渠道都較少,影響了學生的發展,不利于學生深刻了解語文學科的內涵。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教師可利用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在課堂上也可更加生動地展現知識,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知識,從而逐步樹立起文化意識。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教師的寫作教學存在局限性,教學資源、教學素材也較欠缺,無法從頭到尾、脈絡清晰地呈現出一堂好課。除此之外,教師也不能保證提供了教學素材后,學生就能按部就班地展開學習。因此,教師可搭建“隨身課堂”,讓學生能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積累素材。寫作是個人經驗的一種積累,只有勤練習,才能夠迸發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前提LiberalArtsGuidance是讓學生掌握寫作本領,有寫作的欲望。例如,教授《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可以從寫作背景、課文內容、作者等角度展開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向學生提供一些學習資料,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了解這篇課文背后的知識。教師可以在微信群里向學生分享學習資料,還可將寫作技巧分享給學生,幫助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三、應用互批模式,促進相互學習
教師評語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之后對寫作的態度,是學生提高自身寫作水平的重要依據。在傳統寫作教學中,通常是由教師進行作文的批閱工作,當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集中批改,然后再反饋給學生。在這種批閱模式下,學生看到的始終只是自己的文章,無法領略到他人的寫作風采。而互批模式是有效的作文教學手段,既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也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舉多得。在初中時期,同學之間往往能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他們習慣與人交往和溝通。當學生完成習作后,教師可讓學生之間互相批閱,讓學生有機會閱讀他人的文章,更多地了解他人的一些寫作想法,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而不局限在自己的寫作天地中,從而促進相互學習。因此,教師可以隨機分發作文。教師再將批閱步驟、方法教給學生,確保學生的批閱工作有序進行。應用上述的互批模式,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還能提高學生在寫作上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四、組織小組合作,增強學習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廣泛應用于中小學乃至大學的學習模式,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之間展開互動、交流,小組成員都各盡所能,抒發自己的想法。組織小組合作的重要前提是科學合理地分組,在一個學習小組中,大家的水平難免參差不齊,這也正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提供了空間。初中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經驗有限,解決問題的思路存在局限性。但是集體討論能很好地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因此,教師可組織小組合作,讓學生深入交流,從而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例如,在教授《故鄉》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從而激發出更多的想法。每個人對故鄉的感知都是不同的,將每個學生的想法集中起來,便能產生更多不同的想法。故鄉對學生來講也是比較熟悉的話題,一提到這兩個字,學生的思路很容易被打開,他們渴望表達內心的情感。鼓勵學生抒發個人的真實情感,也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當學生的思想如泉水般涌出,便不愁他們無話可寫了。除此之外,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不要總在講臺上站著,而是需要在教室內來回走動,參與到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這樣也能更好地營造班內的學習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五、培養批判性思維,提高人文修養
隨著核心素養這一概念的提出,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也日益受到師生的重視。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學習到的知識越來越多,但是其思維卻沒有隨之發展起來。為實現教學目標,就一定不能禁錮學生的思想,要讓他們的批判思維得以發揮。在作文教學中,這一點尤其要注意,如果學生一旦缺乏批判性思維,那么他們的作文就會“千篇一律”,就像“流水賬”一般,淡而無味。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讓學生寫“八股文”,要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想抒發個人的真實情感,從而提高他們的人文修養。教師可設計一些創新性活動,比如“名文鑒賞”課,提前準備好一篇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先找出文中問題,然后說明自己覺得應該如何寫更好。為了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以制訂一些獎勵制度,比如賦予他們“榮譽稱號”,或者是一定的“物質獎勵”。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更像是親近的朋友,而不是師尊生卑的關系。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能夠對所學內容積極進行思考,通過對比找出自身在寫作上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提高文字處理能力。這樣學生的寫作思路會清晰很多,有利于提高他們的人文修養。
六、利用課外閱讀,進行拓展訓練
“閱讀”與“寫作”是兩個難以分割的整體。一方面,是因為有了閱讀的積累,學生的寫作才能夠凸顯“文化”;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了寫作的鍛煉,學生的閱讀才能夠彰顯“風采”。正因如此,“讀寫結合”也成為語文教學中的熱門方式,能讓學生更加認真聽講,注意平時的積累,而不是“臨時抱佛腳”。課內閱讀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捷徑,但是學生要讀的遠不止于此,還應向課外延伸。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是學生接觸文字、接觸技巧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外閱讀進行拓展訓練,促進學生形成愛讀書的好習慣。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西游記》時,教師讓學生仔細品味這段文字:“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教師先是問學生這段話好在哪兒,學生回答,作者用幾句話就交代了傲來國、花果山,進而將他們帶入這神奇的世界。同時,學生可以這樣的筆調介紹自己的家鄉,“想領略大漠孤煙直的風景嗎?想知道衛星發射中心的雄美嗎?那你來我的家鄉甘肅金塔縣吧”。可見,利用課外閱讀進行拓展訓練,學生在寫作中能有更多可以借鑒的素材。
七、參與教學培訓,提升教學技能
一名合格的教師應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展現出教學機智,并與家長溝通好、合作好。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作文教學極為考驗教師的教學考驗與能力,除了備課方面要下很多功夫,在反饋環節也要掌握很多技巧。首先,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便于為學生解答疑惑。其次,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便于應對教學中的一些突發狀況。因此,教師可以參與教學培訓,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技能,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以《變色龍》的教學為例,以往筆者大多是詳細介紹這篇文章的背景,介紹同一時期同一類型的一些小說,如《警察與贊美詩》等,但都沒能充分發揮出學生潛在的能力。在一次培訓中,一位教師是這樣上課的:他先讓學生閱讀這段文字“警官奧楚蔑洛夫終于把將軍送出門外,等他回到自己的院子時,發現自己已大汗淋漓了。他脫掉大衣,端坐在椅子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再讓學生表演當時的奧楚蔑洛夫。一學生是這樣表演的:“奧楚蔑洛夫”坐在椅子上爬不起來了,幾經掙扎才站起來。將奧楚蔑洛夫當時的窘態生動地展現了出來。有了這樣的表演,學生寫一篇評價奧楚蔑洛夫的小品文就簡單多了。可見,參與培訓能不斷改變和優化教師的教育理念。
八、實施以讀促寫,提升寫作水平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習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學生在這兩方面的學習水平卻不盡如人意。因為學生對“輸出”型的學習通常缺乏興趣和自信,他們不愿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認為自己“寫不出來”,即使教師布置了作文作業,他們也往往會參考各種資料,并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可以實施以讀促寫的教學方式,先讓學生積累一定的閱讀素材,再讓他們進行寫作,逐步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例如,教授《第一次真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對課文的感悟進行寫作,講述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經歷。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在思路上受限的問題,教師可給學生做一些鋪墊,讓他們產生寫作靈感。教師通過以讀促寫,引導學生在課內所學的知識中積累素材、啟發思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九、利用微課資源,突破寫作瓶頸
微課以“濃縮”的形式呈現“精華”,帶給了教育界許多驚喜,更是憑借自身靈活生動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寫作學習中遇到的“瓶頸”,教師可設計有針對性的微課資源,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
十、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個性、多樣性,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其寫作欲望,教授其有效的寫作方法,幫助其不斷積累和豐富寫作素材,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朱海琴.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2020(1):49.
[2]陳艷.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互批模式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版),2019(8):132-133.
作者:王吉宏 單位:金塔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