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社區幼兒教育狀況調研報告范文

社區幼兒教育狀況調研報告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幼兒教育狀況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區幼兒教育狀況調研報告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的要求,在最近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對區鳳凰街道片區內的幼兒教育進行了調研,深刻認識到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隨著城市的發展與壯大,社區已成為我們社會的前沿基層民間組織,尤其是社區的教育功能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幼兒生活在社區里,社區是幼兒發展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課堂,環境作為一種“公開課程”、“無聲的教材”有著重要的作用,社區環境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人們也愈來愈認識到社區教育對于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價值。而社區中的環境資源、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能成為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服務的教育資源社區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育與社區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特別是幼兒的早期教育,具有較強的社會性,與社區、家庭的聯系更加緊密。為此我國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著重強調了幼兒園、家庭、社區間的密切配合。幼兒早期教育必須植根于社區,而推進社區幼兒教育社會化的關鍵,我們認為應該創設以托幼機構為中心的社區幼兒早期教育的服務基地。

一、目前我街道的幼兒教育現狀:

目前我街道轄區有學前兒童2700名,有幼托機構14所分別為省級示范園2所,省級優質園3所、民辦園2所、民辦托兒所6所。

二、對社區幼兒教育實施機制的探索和思考

1.建立組織機構----社區幼兒教育發展指導中心。幼教工作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項事業。我們必須營造一個全社會都來尊重、理解和支持幼教的良好氛圍,從而提升整個民族的素質,推動幼兒早期教育工作的不斷完善和進步。區主管部門在協調街道社區教育、衛生、計生、婦聯、共青團、文化、民政、公安、老干部局等各部門的基礎上,動員全區的力量參與、督導社區幼兒教育的實施,建立健全一整套社區幼兒教育服務的規劃、組織、標準、實施方案和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并在改善早期教育的質量上給予更多的投資,以便更系統地促進和提高早期幼教項目的質量和幼托機構的成功創建,使所有的幼兒都成為高質量的幼兒保育和早期教育的受益者,尤其是低收入的社區。我們常說,“缺誰的不能缺孩子的”。然而在政府里,我們恰恰就是管孩子事的工作人員缺少,在有些部門甚至已經被忽略不計了。我們完全有必要在各級政府里,健全早期教育的管理組織,這是組織上的保障體系;

2.創辦社區父母、兒童學習活動中心,如親子俱樂部,使父母學習、兒童教育兩手一齊抓。要走出托幼園所的保健和教育只對入托兒童而不對社區其他兒童的傳統模式,要把社區的整個家庭作為兒童早期發展的教育和干預對象,改變托幼園所的功能,使其成為一個全方位開放的教育系統,促進教育的多樣化與社會化。

3.實施托幼一體化的早期潛能開發與素質教育。使早期教育與保健受到同樣的重視,沖破生育、養育、教育在實施階段上分步走的陳舊觀念與做法,真正使優生、優育、優教有機融合、同步實施。

4.樹立幼兒整體發展的大概念。幼兒是完整的人,需要全面的關懷。建立從生理到心理、從治療到預防、從預防到全面發展的積極的全方位的幼兒發展社區服務事業。使幼兒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5.建立幼兒早期發展的質量目標管理體系、幼兒早期發展評價系統和幼兒早期環境評價體系。要建立督導制度,創造“評估---指導---發展---評估”不斷循環互動的家庭---社區工作模式。

6.將兒童營養、保健、心理、教育等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綜合起來,使其能夠發揮促進社區幼兒發展的綜合功能。在社區幼兒發展服務中,要變“拼盤式”為“燉燴式”,變理論說教式為操作技能式。所有的幼教合作關系都必須考慮到在職父母的需要,向家長和幼兒提供具有時間針對性、實用操作性、科學創造性、藝術趣味性的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方法和技能。

三、對社區幼兒教育的工作模式和途徑的探索和思考

社區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種好的模式和途徑,將社區散居的幼兒組織起來,制定以社區為依托的學前教育方案,實施科學的潛能開發與素質教育,為社區廣大幼兒家庭服務。

1.參觀游覽。帶領幼兒到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科技館,甚至工地、農村去參觀,增進幼兒對國家政治、歷史、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感性認識。

2.操作勞動。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嘗試、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加深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如帶幼兒去超市參觀時,鼓勵幼兒根據要求合理地安排花費,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3.走出去,請進來。帶領幼兒到街道、廣場、新村、小區去散步,還采用“請進來”等形式,利用社區人力資源的獨特才能,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如,邀請消防隊員向幼兒展示滅火的技能,請醫生為幼兒演示急救的方法等。此外,幼教機構也應積極為社區服務,促進社區的發展。如教師可利用節假日,為社區居民舉辦育兒知識講座;為特殊幼兒家長提供家教服務等。

4.成立社區家長委員會。以前,家長確實也參與了幼兒園的活動,但更多的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參與,如開放日、家園聯系手冊、家長會,家教通訊等。這種形式上的參與,決定了家長在家園聯系中只能成為一個“支持者”與“學習者”。而不是一個消費者、監督者。如何構建家園合作的組織體系,從體制上來保障家長的積極參與,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成立社區家長委員會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整合幼兒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幼兒教育資源的優勢,使之形成一股合力,共同為幼兒教育做出貢獻。

(1)積極構建幼兒園局域網、幼兒多媒體教室、幼兒電腦房,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營造學習的園所氛圍,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為更好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乃至創造性服務。網絡和現代信息技術必將在幼兒園和社區的良性互動、教育、管理、服務等各個領域發揮其獨特的價值。信息技術使幼兒園教學增添了亮麗色彩。網上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有趣的動畫故事、精彩的教學方案、前衛的教學理念……都能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尤其是富于動態、伴隨音響效果的多媒體課件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動態情景中實現師生互動,使教學更生動、具體、形象、直觀,提高幼兒園教學的效率。局域網使教學資源得以在社區選擇與共享。以往幼兒園只能單向統一播放學習課件,而今,局域網則為師生提供了挑選播放自己所需內容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同時還能進行資源共享,精彩的課件、教案都能在幼兒園的每個班級和社區中的每個家庭共享,使大家不斷地相互學習。

(2)電腦技術使幼兒園所管理更有序、高效。辦公自動化、光盤刻錄等技術的運用,還能使幼兒園管理及教育教學工作更科學、有序、高效。同時可使社區中的每個家庭通過網絡參與幼兒園所管理與創新等工作。網絡技術使幼兒園、家園交流天地更為寬廣。幼兒園網頁的制作,使家園、幼兒園、社區間的交流更廣泛,通過電腦也便于家長、社會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教改動態,以便家園更好地合作。使教師、家長、幼兒通過網絡實現良性的互動。

2、幼兒園教育與社區教育優勢互補,利用社區資源拓展教育空間,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教育環境,攜手促幼兒全面發展,幼兒園教育是根據國家教育方針,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提出教育目標,并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教育,具有幼兒教育的優勢。社區則有任務按照國家教育方針和年齡特點配合幼兒園教育,而社區更具有靈活性和自愿性的特點,其主要任務是配合幼兒園、家庭,組織安排生活,防止和減少孩子受到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和腐蝕。二者各具不同教育特點,各有其不同職責,幼兒園教育只有充分利用和借助社區教育的優勢,與社區一道共同優化社區教育環境,才能取得幼兒教育的整體效果。我們應主動架起幼兒園和社區的橋梁,將幼兒園教育輻射到社區的各個環境中,構建起真正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教育環境,以充分滿足幼兒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五、建立幼兒園與社區的聯絡站,以保證社區幼教活動的方便、及時、系統、有實效

幼兒園與社區建立良好的關系,可以極大限度地調動人力資源和廣泛的、經常性的聯系,并將這一關系程序化、制度化,使社區將幼兒園的活動視為自己份內的工作,變臨時性為計劃性,建立社區聯絡站,以保證社區活動的方便、及時、系統、有實效。

1、健全社區幼兒教育領導機構。社區幼兒教育的開展,涉及到社區內各種教育機構與教育有密切聯系的職能部門和經濟實體。因此,必須建構一個能統籌、協調社區內各種教育因素的組織機構,這就是社區幼兒教育委員會。這個社區教育委員會,充分發揮其參教、議教、資教、助教的作用,使社區教育工作得以有計劃、有步驟地深入進行。

2、組織幼兒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社會是一個大而活的課堂,幼兒園利用社區的優勢,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讓社會教育資源為組織幼兒園參與、了解社會的各項實踐活動提供服務。

3、完善幼兒園為社區服務的管理制度,以幼兒園的資源優勢回報社區。營造積極、和諧、開放的人際關系。幼兒園管理制度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幼兒園的資源優勢回報社區。如幼兒園每周六、日向社區開放,讓社區內孩子來園活動,免費為他們提供活動場地、玩具和操作材料;放開了幼兒接送時間,為社區的家長們提供方便;定期舉辦培訓,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等。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園、家長、社區三者的互動與合作。

六、對拓展社區幼兒教育發展方向的建議

1、以園為主導,加強協調性。形成園、家、社區的教育合力,重要的是要加強協調性。在這三者之中,作為幼兒教育和保育的專職機構——幼兒園必須發揮其主導作用。了解幼兒家庭情況及社區環境狀況,幫助家長掌握科學育兒知識和技能,要建立制度定期與家長和社區有關人員定期溝通、加強協商合作,積極取得家長和社區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

2、幼兒園應成為社區教育中心。這就要求幼兒園不僅著眼于入園幼兒,而且要面向社區全體幼兒。未來的社區內的幼兒園應敞開大門,庭院設施對外開放,社區內各幼兒及其家長都可方便享用,幼兒園的圖書室,可讓社區成員自由閱讀。使幼兒園真正成為社區的教育中心。

3、優化社會環境。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特別是幼兒園內部的教學環境,周邊的社會人文環境如何創設,以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獲得有益于身心各方面健康發展的素質?形成具有支持性的幼兒教育環境,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空間,是兒童發展的資源之一。從心理學角度而言,環境在一定條件下對兒童的發展起重要作用?!队變簣@工作規程》中就明確提出:“要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庇變阂彩巧鐣囊环肿樱鐣h境對幼兒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重視教育,就要優化社會環境,各音樂茶座、咖啡廳、書報攤、公園等公共場所的管理要切實加強,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陰暗面,提供給幼兒一個健康、愉快、積極向上的生活空間,使社區內的活動場所設施,真正有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4、創設必備的活動區。據了解,目前大部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組織形式,仍主要以上課或集體活動為主,相對來說,孩子們缺乏自由活動的時間。就是在自由、分散活動時,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場所及有效的指導,而存在著“放羊”現象,這樣既增加了老師的精神負擔,又不利于幼兒的發展,要改變這種狀況,設置活動區勢在必行。所謂活動區就是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門廳及室外場地,提供、投放相應的設施和材料,為幼兒創設的分區活動的場所。幼兒園可設置的活動區有:社會活動區(娃娃家、醫院、市場、馬路等);自然科學活動區(天文、地理、生物、化學、物理等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觀察、實驗等);數學活動區;藝術活動區(音樂、美術);語言活動區(閱讀、故事表演等);建構操作區(拼、插、搭、小制作等);室外可有玩沙區、玩水區、種植區、飼養區等。這種劃分并不固定,每個幼兒園在具體操作時可視情況化整為零、靈活搭配。場地大一些的,可設置大的活動區;場地比較緊張的,可設置小一點的活動角,如圖書角、數學角、自然角、娃娃家等。活動區大多以班為單位獨立設置。有條件的幼兒園應設置共用的大型活動區,如圖書館、科學宮等。我們創設的環境要適合幼兒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等,注重形態、色彩、游戲、幼兒參與等方面的因素,將幼兒園設計成安全、溫馨、童趣、充滿美的、幼兒喜愛的樂園。通過幼兒與環境間主動和充分的交互作用,使幼兒成為幼兒園真正的主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三页|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被合租粗糙室友到哭| 国产真实乱freesex|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在线看片你懂的| 在线免费观看色片|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久久精品老司机| 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黄色网| 男人的天堂久久| 别揉我胸啊嗯奶喷了动态图|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一区两区三不卡|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chinese猛攻打桩机体育生|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日本护士取精视频xxxxx全部|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mm131美女做爽爽爱视频| 性欧美高清come|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夜夜一本婷婷麻豆| 最近中文字幕2018|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