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干果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區地處山區,境內多山地、溪河,氣溫濕潤溫和,土壤肥沃,適宜生長。近10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從通過集體建基地引導到鼓勵農戶規模發展,形式由零星分散、小片栽種到連山連坳,幾百畝連片,到年,全區干果面積達到了10萬畝,其中基地8.5萬畝,核桃基地1.5萬畝,干果產量從年的44噸提高到年的1107噸(其中721噸,核桃386噸),年產值達到了800萬元。但是,由于疏于管理,面積雖然大,但單產卻很低,農民無法從中獲取更多更穩定的收入。為此,筆者結合近幾年的調查,剖析了我區干果產業發展現狀并提出以下相應對策。
一、我區干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分析
(一)我區干果產業發展現狀及主要問題
我區是、核桃等干果的主要產區,我區除高海拔山區外,均有野生以及山核桃分布,農民在生產實踐中也積累了豐富的嫁接和栽種管理經驗,“小”、“山核桃”市場供不應求。栽培的品種主要為、茅栗、紅毛早、青毛草、桂花香、烏殼栗和淺刺大等,核桃品種主要為山核桃、新疆薄殼核桃等。目前,我區已建干果基地10萬畝,產區主要分布于、、、、等鄉鎮,實際收益面積6萬畝以上,年可生產干果近2000噸,年均產值可達到1000萬元以上,干果生產已成為我區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但是,我區干果產業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一是生產條件差。我區、核桃多栽植在立地條件差,土壤瘠薄,基礎設施脆弱,抗災避災能力低,不便于管理和采收。二是單產低。由于管理水平較低,多為粗放經營,干果產量低而不穩,全區平均僅在10?20公斤左右,核桃單產更低。三是基地重建輕管。病蟲為害嚴重,粗放、不科學的經營管理造成樹勢衰弱,產量低下,商品性差。以為例,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區受病蟲嚴重為害,損失率達40%以上;年村林因病蟲為害,林受害率達80%以上;同年鎮麻灣村林普遍病蟲為害,造成嚴重的枯樹死樹現象,幾乎絕產。因受病蟲害危害,全區年產量損失估計達總產量的50%以上。四是產業鏈連接脆弱,貯藏加工能力較低,缺乏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小生產與大市場矛盾十分突出。由于沒有加工型龍頭企業帶動,我區干果產業還處于“群龍無首”狀態,干果產業帶動農民增收的潛力還遠沒有發揮出來。
(二)國內外干果產業發展趨勢及市場分析
據國家林業局有關統計,年-年及年?年是我國干果發展的高峰期,尤其是核桃基地的發展更是迅猛,各地上了很多項目,而干果的結果期是3-5年,盛果期是8-15年,因此,即使干果的種植面積不再增加,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干果產量也將會不斷地上升,并會在近幾年達到一個高峰,干果生產的風險越來越大。因此,要使我區干果產業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使產品走出去,開發國內國際市場,換換吃法,也就是搞深加工,在提高品質和產品批量上做文章,在發展干果產業化經營上下工夫。
1、國內外干果發展現狀及趨勢
以為例,分布于世界多種食用栗子中,屬于經濟栽培的有中國栗(稱為)、日本栗、歐洲栗和美洲栗。世界栗年產量約70萬噸,曾占主導地位的歐美栗,因病害等原因,栽培面積和產量下降,與之相反的是亞洲國家生產發展迅速,占世界總產量的70%左右。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已在世界食用栗子生產中占居了主導地位,但僅限于等幾個產栗國。中國從十年前的世界產量的25%上升到近年的60%,居世界首位,其獨特的風味,優良的品質,良好的抗逆性是世界其它幾種所不及的,在國內外均享有很高的聲譽。
我區干果資源豐富,野生和栽培分布面積極廣,從海撥不到400米的河谷到2000多米以上的山上都有干果分布。由于品質優良,常年產量在1000噸以上,已成為省的干果主要生產基地之一。
近年來,我區結合秋冬季農業綜合開發相繼開展了、核桃基地的集中管理工作,通過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建樣板點帶動,我區干果基地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產量逐年攀升,干果產業帶給農民的現金收入也越來越多。
可以預計,干果生產在今后幾年內仍是以鮮果()和粗加工為主,預計加產品不會超過總量的25%,其中名優干果品種如我區的“小”、“山核桃”將更具有競爭力。品質差、價值低的品種也將被口感好易加工的優良品種所取代。干果產量的增加必然推動相應食品加工業的發展,使整個產業組成生產?貯運?加工?銷售一體化生產體系,形成生產滿足市場消費,市場消費促進生產發展的良性循環。
2、產品市場及國內需求前景
、核桃是人們普遍食用的干果,主要食用方式為直接炒食、煮食和生食,約占總量的90%以上。經加工后的系列產品比重極低,如糖水罐頭、醬、栗粉、核桃仁等雖然屬于走俏食品,由于加工能力及貯運技術的局限,并未象其它果制品那樣遍及各地,產品絕大多數仍以堅果形式出現在商品市場。
我國目前干果出口量為3?4萬噸,對外出口中日本是最大的干果消費國。日本歷來愛吃干果食品,每年需進口十萬多噸干果以滿足國內市場,除日本外,香港(含轉口貿易)及東南亞每年也從中國進口大量干果。目前國際栗價大約是800?1200美元/噸,核桃大約是1400?2100美元/噸,市場價格波動不大。由于出口干果品質、口感要求嚴格,國內受貨源組織、貨源分級標準、貯運等方面限制,多數產品難以進入國際市場,并且南方產區在儲藏期損耗量達到35-50%。
國內市場目前年干果銷售量大約60?80萬噸,人均占有量不到0.4公斤,據有關人士預測到年后,市場需求量至少需新增30萬噸以上,可見國內市場潛力十分巨大?,F市場一般售價為2?6元/公斤,核桃為6?20元/公斤,我區“小”在冬季銷售價格甚至達到了15?20元/公斤以上,價格穩定,需求穩增。在人們深受環境污染危害的今天,回歸自然的綠色食品風糜世界,為我區干果食品的開發利用,開拓了無限寬廣的前景。
二、我區干果產業發展思路及對策建議
筆者認為,我區干果產業發展的主要思路應該是是:“一穩步、二優化、三提高”,即穩步增加干果基地面積,優化布局和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提高質量、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提升干果產業整體效益。
(一)強化管理,擴大干果生產規模
一是對現有集體和國有干果基地(如栽種、核桃等干果的退耕還林地)實行競標拍賣,每宗需拍賣的干果基地,均由所在鄉鎮(林場)、村以及有關政府部門共同確定標底,公開競爭招標,中標者即獲得干果基地的一定年限的經營管理權和收益權。也可對集體經營管理的現有基地實行責任承包。承包者對干果基地進行經營管理,并在承包期間內按時向集體交納承包金。
二是對集體干果基地實行股份制經營。村集體以干果基地土地作股,農民以資金、技術入股,收益按股分紅,個人得大頭,獲益后每年進行分紅。
三是積極開展干果基地管理技術培訓活動,引導農民對家庭承包承包經營的干果基地進行科學管理,提高單產和品質。
(二)狠抓干果生產技術推廣,提高科技素質。
一是狠抓科技推廣,提高農民素質。通過現場技術講授、開展科技咨詢、舉辦電視講座等方式對我區廣大農民進行干果栽培和貯藏保鮮技術培訓,并積極組織技術骨干赴河北、山東、()和云南、陜西(核桃)等干果生產先進地區參觀學習。
二是開展技術承包,搞好輻射帶動。鼓勵農業科技干部大搞技術承包,承包對象可以是一條溝、一面坡、一座山、一個園,承包年限可一定5?10年,通過技術干部的樣板示范,帶動全區干果基地管理水平提高。
三是推廣應用優良品種,注重綜合效益。一是在管理好我區已有的紅毛早、烏殼栗和淺刺大等大基地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我區特有的小品種,并篩選出抗病性強、產量高的小品種的作為我區主推品種高接換種,大力開展。二是在穩定現有核桃基地的基礎上,加大野生山核桃與薄殼核桃(紙核桃)等優良核桃品種的推廣力度,并在試驗成功的基礎上,首先對栽植核桃苗的退耕還林地進行嫁接換種,提高核桃優良品種比例。從而使全區干果產量、質量都有明顯提高。
(三)舞動龍頭,打造品牌,開拓市場
目前我區干果年產1000噸以上,市場供不應求,多數農民存有“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小農意識。但隨著干果規模的擴大、產量的提高,我們不得不心存憂患意識,提防出現干果增產不增收的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大力開拓市場。
一是大打名牌戰略。在申報綠色產品基地和綠色食品證書的基礎上,由政府支持相關企業出資注冊“小”、“山核桃”等相關品牌,并選擇在中央電視臺等知名媒體廣告節目里大力炒作,宣傳我區干果的資源優勢及品牌地位,擴大知名度,由龍頭企業開發粉、罐頭、果醬、核桃仁等深加工系列產品,開拓市場,提高其產品市場競爭力。
二是開發優質干果系列產品。建立干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成立干果產業發展辦公室,統籌林業管理局和農業局專業技術人員力量,負責干果生產的有償技術服務和標準化生產,確保干果產量和質量穩步提高。
三是努力打造干果產業化龍頭企業,提升干果加工水平。引進或選擇有一定干果加工能力和資本比較雄厚的企業組建干果產業發展股份公司,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林區政府在財稅政策、貸款投資政策以及科技投入政策上集中扶持一個企業、一個品牌,集中力量,培育一個規模大、帶動力強的干果龍頭企業,著力解決干果加工企業因缺乏資金,無力上項目、擴規模、提高自身實力的難題。積極扶持干果龍頭企業開發新產品,創建知名品牌,開拓產品市場,從而促進我區干果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