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1成人教育調查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再后來各類普通大專院校也先后辦起了成人教育學院,國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早出現的電視大學、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部門的省地兩級教育學院。紛紛涉足成人高等教育,此外職工大學、函授大學也應運而生。
社會上積壓了大量人才,成人高等教育的興起有其社會原因。國從1966年開始到1977年正式恢復高考整整10年。渴望知識,渴望受更多的教育,而一兩年的高考,不可能容納那么多人對高等教育的渴求(1977年高校招生不足30萬人)各類成人高校的興辦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滿足了社會對知識和學歷的需求,也為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培養了人才。
一種是成人高考,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相對正式高考適當降低要求。根據考試的成績,成人高考是組織成人高考。由各類成人高校,比如電大、職大、函大或正規高校的成教學院錄取,經過幾年的學習,經考試合格后畢業的一種教育方式,整個流程與正規的高考和高等學歷教育相似,相對正規一些,一般只要能考上,大多數能畢業,人稱“進去難,出來容易”。
由考生直接自行報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然后自學,每通過一門課程的考試結業一門,所報考專業的全部課程結業,就由自考管理機構發給文憑。由于全靠考生自學,所以較難通過,自考開始初期,大多數課程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加上一些人在自學期間結婚、生子,家務和工作兩忙,紛紛放棄學業,所以畢業率很低,人稱“進去容易,出來難”。
極大的彌補了國高等教育力量的不足,成人高等教育的產生。為廣大求學者在高考“獨木橋”之外,另辟了一條接受高等教育的圖徑,為后急需人才,又極度缺乏人才的社會提供了大批人才。改革開放后的20年中,成人高等教育共畢業本、專科生924.21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建立以來,報考人數累計已達到2000多萬人。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泛濫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氣逐步形成。但是重學歷、輕能力,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唯學歷論,把學歷與就業、工資、職稱、提升掛鉤的現象也隨之產生。這些現象就使得人們被迫要想方設法給自己搞一個高學歷,高考的獨木橋過不去,只好到成教這邊想辦法。
必然帶來巨大的利益,巨大的需求。于是各種力量一齊上,群起大辦成人高等教育。各企事業單位辦各種管理干部學院、進修學院、職工大學,各人民團體、個人辦各種自修大學、教學點。這些學校沒有場地,就租用中小學教室甚至倉庫,沒有師資就外聘大學離退休教師,沒有辦學資格就找一個地方的掛靠。這些社會辦學校,有的充當成人學院的教學點,招收成人高考學生,更多的則是瞄準了自考生,從事自考助學,即組織自考生上課,后來發展到代為報考,購買教材,幾乎就成了一種學校教育。
一些大學及其所屬的系,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也紛紛開始開辦自考助學,并利用本身的場地、師資優資,后來居上。高校附屬的成教學院和自修學院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力,而傳統的電大、職大等退居次要地位。
分所謂的長線”短線”短線”畢業比“長線”容易,高校自高助學的花樣很多。當然,價格也高得多。但對于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說,貴一點沒關系,只要能拿到文憑就行了甚至有些人就是因為要拿個大專、本科文憑,好進某某單位,或是評職稱、漲工資、升職務才來的學不學得到知識無所謂,形成為文憑而學的局面。
也導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畸形發展。學制越來越短,由于社會對文憑的畸形需要。價格越來越高,反正是出錢,幫你拿文憑就是各教學機構之間為了爭取生源,也就是為了錢,不擇手段,成人高等教育,越來越背離當初興辦的初衷。
三、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社會信用
但其實在成教方面,教育產業化在今天是一個很熱門的詞。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經開始產業化了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就如工廠一樣,一批批的把學生招進來,走過場一樣的讓他上上課,然后畢業發文憑。
因為只要考進去,成人高考再一次成為香餑餑。一般出來不成問題,與自考的門門難過,年年著急相比,成人高考可謂一勞永逸,成人高考參加人數逐年猛增。但成人高考必境要先考,雖然其標準已經不高了可還是有很多人考不上,于是又有人辦成教預科,據說,只要上過預科,一般都能成過,其實就是花錢買一個成人高考通過。有的成教生考試前湊份子給老師送禮,老師也就順水推舟,透透題,放松監考,評卷抬抬手,反正是拿文憑我得好處,皆大歡喜。
成教還算是比較規范的因為成教院校還要對自己發出的文憑負一點責。自考這邊就更混亂了因為自修學院是不發文憑的只管上課,相對于自考。沒有任何責任。為了爭生源,很多自修學院紛紛向學生承諾包畢業、這里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畢業。那怎么包呢?
而大學本是考點,1爭考點。有的大學系里辦了短線”班。本校“短線”班的學生安排到高樓層或偏僻的考場,外來的巡視員,本校人員陪同引導下,根本不到這些考場去,考場老師都是本校的事先打好招呼,睜一眼閉一眼,香港喜劇里的作弊招術,這里全有。
不論本校、外校,2有的大學本身就是自考出題學校。大辦什么賣票串講。只要你買100元一張的高價票,就給透點題,考試時說法變一變,換湯不換藥。
什么顏色的筆。閱卷的時候,3有的學校是爭到本校閱卷。事先通知學生用什么牌子。發現有人答不出來的自然有人用同樣的筆幫他答,說這能有不過關的嗎?
學生也有招,學校有招。自考期間,考點附近的復印點異常火爆,都是復印作弊條子的高科技手段”紛紛應用,各種專業排版軟件大顯身手,七號字分欄排的小條子成了考生必備。很多考生買兩本教材,考試時交上一本,身上還有一本。手機、呼機、快譯通齊上陣。有的考生戲稱,抄的好漢,不抄的傻蛋,自考不是考學習,考抄的手段”一些誠實的考生感嘆道“天天上課的不如從不上課的半夜起來背書的不如考場上會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