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畫人物畫與年畫發展的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年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中國畫中的重要分支,不言而喻年畫是隨著中國畫而發展的,并且中國畫人物畫題材中多以人物為主,強調以線塑形,這和多數年畫創作思路也是有相通之處的。包括改革開放后的大眾化思潮,對中國畫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許多美術家認為中國畫需要重現實出發,被大眾審美所接受,這一點類似于年畫中的一大特點——雅俗共賞。隨著時代的變革和文化的多元化融合,中國畫在創新方面也有著很大進步,在年畫創作時可以在中國畫中尋找合適的元素進行借鑒與學習。
【關鍵詞】人物畫;年畫;發展;新年畫
引言
國畫和年畫之間有著盤根錯節、難舍難分的關系。雖然說中國畫和年畫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優秀的文化底蘊;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點,比如說運用技巧、創作方向。但是總體上年畫和國畫之間仍然有不少差別。縱觀現狀,年畫被寄托了大眾風俗的美好愿望,通常用色夸張、色彩艷麗,每每思及年畫,這幾個關鍵詞就跳入腦海中。當對某一個事物形成固定的思維時,通常這個事物的發展也就陷入了一種固定守舊的思維。想要取得年畫的發展就必須拋開固有的舊思想,尋找新的切入點,結合上其他的繪畫方法,尤其是國畫的題材、用線方面,經過思考靠和轉化再運用到年畫創作上,得到新的、不一樣的體驗。
1.人物畫
1.1人物畫的影響因素中國畫人物畫的發展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從原始時期的萌芽開始,再到魏晉時期的新風貌,以及在大唐盛世人物畫發展達到巔峰時期。然而由于受時代的影響,在兩宋時期山水畫、花鳥畫開始受到畫師的親睞,畫師們開始追求筆墨趣味,而人物畫就失去了之前的地位。近現代時期,隨著和西方文化的碰撞,引起了畫家對人物畫創新的思考,這也促進中國人物畫的開始了傳統向現代轉型。
1.2人物畫受時代影響深遠清末民初,在社會腐敗問題嚴重,戰爭頻發,社會動蕩不安的背景之下,為寫意人物畫發展帶來了生機,在今天仍頗具盛名的畫家,如齊白石、豐子愷的作品,他們創作的一些人物畫體現詼諧的諷刺,隱喻效果明顯,表現出無窮的意趣,說明人物畫的發展十分重視畫面背后的意義,以及畫家主觀色彩的表達。關于人物畫創新之西化。其中一些優秀先進的思想家、畫家采用了西方寫實的技巧,拒絕抄襲古人的繪畫,要創造出自己風格的畫作。“改良中國畫不能不采用洋畫寫實的精神”是陳獨秀明確提出的,這足以提現在他眼里,中國繪畫在創作時必須受到西方寫實主義影響。這就造成了我國開始在各個地方設立西式的美術院校,他們試圖中西結合,開始用中西結合來進行人物畫創作,徐悲鴻曾推行的中國畫教育就是一種體現。在這之后不久,就在北京的金城成立了中國畫學研究會。中國畫的創新必須以中國古代繪畫為基礎,學習畫法,再借鑒西方適宜的部分,以此來促進了人物畫的進一步發展。
2.新年畫
2.1傳統年畫年畫,風格獨特鮮明,歷史十分久遠,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年畫迎來了他的輝煌時期,當時出現了天津楊柳青、四川綿竹年畫、山東濰坊和高密、蘇州桃花塢、河南開封朱仙鎮等十幾個年畫產地。其中四川綿竹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因在造型、設色、內容等上的獨具一格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年畫的題材和內容上偏向于民間傳說、戲劇故事、仕女娃娃等故事,不過年畫的內容也因地區和文化而改變。
2.2新年畫的產生1949年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革背景下新時代的需要,出現了新年畫,新年畫在題材上有別于傳統年畫,新年畫沿襲了中國畫寫實主義傳統,他們從選擇題材上、表達方式上都做出了改變。新年畫所注重的寫實主義與西方寫實主義并不一樣,它是借鑒中國畫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表現現實主義的產物,是順應時代要求而產生的,它體現時代的主題和要求。隨著新時代的來臨,新年畫需要深入改革,利用中國畫人物畫的元素進行創作應用,需要去發掘那些國畫中優秀的、適用于年畫的真正實用的東西。
2.3新年畫的題材選擇新年畫形成推動了題材樣式的創新,從新年畫的表達方式上來看,與主題性繪畫創作模式相適應。在二十世紀的時候,中國藝術家更大程度的接納了現實主義,這樣的抉擇不是出于自身的需求,這就導致了根據主題而創作的美術形式,這種形式是在新年畫運動中被提倡的。進行新年畫創作的時候,革命、勞動人民等許多社會問題都可以成為題材,就算是小的生活題材,也可以采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從而折射出時代的特征與本質。張碧梧創作的新年畫《養小雞,捐飛機》就是以小見大的代表性創作。楊之光的《一輩子第一回》作為中國畫的一種,則也采用了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這個作品把底層群眾的情感真實地表達了出來,反映出時代的主題,充滿了喜悅自豪之感,是作者真實情感的表達,也是政治的光芒。新年畫成為了一種美術技巧的范例,借鑒了勾線為創作的方法和工筆、水彩等的技法特點,特別是借用了許多傳統年畫的特點,創作的造型準確、線條有力,以線塑形。
新年畫寫實更多的體現是種意識,是適應當時大眾和時代的產物,并且滿足民眾的審美樂趣。結束語藝術隨著時代而發展是趨勢所在,對年畫的發展與創新來講,應用中國畫人物畫元素在年畫創作中十分有必要,因為不可否認各種繪畫語言之間是存在相互轉化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確定性的。總而言之,就當前情勢來講,民間年畫的創新,可以在中國畫人物畫里找到適宜的素材進行加工和運用,充分把握好年畫和中國畫的關系,使其隨著時展可以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舜.民間年畫的發展趨勢[J].美術大觀,2008.(04).[2]薄松年,王樹村.十年來我國新年畫發展和成就[J].美術研究,1959.(02).
[3]薄松年.中國年華藝術史[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
[4]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5]沈泓.尋找逝去的年畫[M].中國畫報出版社,2006
.[6]馮驥才.年畫研究[D].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
作者:呂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