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省委書記科創座談會上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是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關鍵因素。今天我和謝茹副省長、譚曉林秘書長以及省政府辦公廳的同志,主要是對我省的科技創新作些調研,并看望大家。我們實地考察了省農科院水稻育種試驗基地、水稻研究所、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研究所,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省科學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剛才王海廳長就全省的科技創新、“十二五”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務以及當前面臨的問題作了系統的介紹,并提出了建議,還有五位同志也作了很好的發言。通過今天短時間的調研,聽取大家的發言和介紹,我對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有了進一步了解。這些年我省科技戰線的同志們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科技創新取得了明顯進展和豐碩成果,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1%,五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全省科技戰線的同志們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圍繞發展大局,強化科技服務。這些年,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省科學院、省林科院、大學、師大、理工大學和其他科研機構,圍繞發展大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自覺調整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推進科技創新,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通過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有力提升了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二是突出主攻重點,培育科技優勢。我省科技戰線的同志們緊密結合實際,在事關發展、事關民生的一些重點領域,刻苦攻關,重點突破,培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科技優勢。山江湖工程經過3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生態環境和生態經濟品牌,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的提出打下了基礎;顏龍安院士帶領創新團隊,積極開展超級稻選育和雜交水稻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為我省糧食增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閃速煉銅技術、硅襯底LED芯片生產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光伏、有色金屬新材料、高技術陶瓷、航空、紅壤研究等,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
三是注重成果轉化,壯大科技產業。為使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有效整合資源,組織實施了119個重大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五年總計投入近300億元,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90多億元,實現利稅近40億元。去年全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同比增長22.86%。期間,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平均增速達到33.78%,年完成總產值312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2.6%。同時,還啟動了光伏、半導體照明、油茶、鎢和稀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物和新醫藥等6個重大科技專項。
四是加強基礎建設,增強科技后勁。這些年來我省科技平臺和團隊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全省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由“十五”期末的2個發展到1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達到136個。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培養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8名,累計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1300余人,組建優勢科技創新團隊73個,建設國家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20個。去年新余和景德鎮兩個國家級高新區獲得國家正式批準。
所有這些成績,都凝聚著全省科技戰線同志們的心血和汗水。這里,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謝,并通過你們向全省科技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進一步發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對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意義重大。關于下一步的科技創新工作,我省正在實施的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概括得很科學、很全面。當前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發展方針,繼續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剛才王海廳長對“十二五”科技創新工作的目標任務作了簡明系統的介紹,提出“十二五”科技進步綜合水平在全國的排名要前移2-3位。我覺得的科技進步綜合水平應該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要通過全省上下五年的共同奮斗,力爭在全國排名達到20位左右。這里,我再簡要談幾點認識和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發揮優勢,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技術發明的先導,是應用開發的源泉。抓科技不能不抓基礎研究,抓基礎研究必須立足省情。我省科技實力總體還不強,原始創新能力不足,許多重要產業技術對外依存度高。全省高校和科研機構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眼于科學前沿和發展戰略需求,充分發揮智力、人才優勢,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對發展具有全局和長遠影響的關鍵領域,加強基礎研究,有效組織科研力量開展集中攻關。力爭通過多年的持續努力,使我省的基礎研究取得新的突破,為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突出重點,著力開發應用技術。要緊密結合我省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開發應用技術,增強綜合競爭力。通過加快技術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實力。例如,江銅的銅產量在全國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但目前還是以生產銅原材料為主,如何依靠技術創新對原材料進行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省鋼鐵產業由于礦石、煤炭等基礎條件制約,要更好地發展,就必須依靠科技,在開發特種鋼、合金鋼等高端產品上下功夫;南的鎢和稀土具有礦石原料的絕對優勢,但加工方面遠不如浙江,這說明我省精深加工的技術能力不強。我省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當前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把握技術制高點,將來就會在競爭中失去優勢。我省農產品資源豐富,大學實驗室里也有很多農產品加工的專利技術,但總體來看全省農業還是優而不強,真正大而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多,要使農業從優變強,必須在應用技術上取得突破。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依靠科技提高節能減排水平,是鞏固和發展生態優勢的必然要求。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著力開發應用技術。
三、研以致用,加快成果轉化應用。通過科技創新獲得科研成果固然重要,但這還僅僅是第一步,最關鍵的是要把成果應用到促進產業發展上,使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轉化為我省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競爭力。只有這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才能真正得到體現。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之所以能成為我省科技創新工作的抓手,就是因為“六個一”概括了科技創新工作的真正內涵,抓住了科技創新工作的關鍵,更為重要的是強化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我們一定要繼續大力實施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四、以人為本,培養造就創新人才。沒有科技創新的領軍人才、創新人才是出不了優秀成果的。一流的創新人才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我們要進一步抓好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按照項目、基地、人才一體化的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實施院士后備人才、學術學科帶頭人、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依托支柱產業、重點基地、重點項目和工程,按照重在培養的方針,堅持引進人才與自主培養并舉,完善落實人才評價、激勵機制,以事業留人、機制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加速各類人才集聚。
五、深化改革,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要創新科技投入機制,各級財政要逐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同時鼓勵支持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拓寬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渠道,積極促進民間資本、風險資本、國際資本投入科技創新,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機制。要創新科技管理體制,加強對科技工作的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要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倡導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寬容失敗、團結協作的創新精神,為科技創新營造良好氛圍。同時,要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創新資源的合理流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特別是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剛才,大家在座談中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是希望政府更多地關心支持科技工作,幫助科研單位和科技人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希望政府持續增加對科技創新的財政投入。對這些意見和建議,省政府將會組織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加以解決。希望全省科技戰線的同志們,堅持科學精神,弘揚求實作風,勇于探索創新,更加奮發有為,通過科技創新加快實現我省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