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海洋生命教學的樂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學校日常的學科教學是開展海洋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導處的牽頭下,學校組織了一個“學科滲透海洋生命教育研究小組”,根據《上海市中小學學科中實施生命教育的指導意見》的具體要求,從初中、高中各門學科中,整理出與海洋生命科學有關的知識點,形成一個跨學科的海洋生命科學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勾勒出了在這些學科教育中滲透海洋生命教育的基本內涵和主要要求。
此外,學校還積極開展海洋生命教育的校本課程的建設。藍鴻銘老師帶領生物組幾位老師及部分學生圍繞海洋魚類標本館收藏的標本,編輯了二本生物拓展課校編教材———《漫話魚類》和《藍色生命圈》,為海洋生命教育在育民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保證。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認知、體驗與實踐得以結合
1、積極開展海洋生命主題教育學校政教處在每年4月生命教育期間,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開展海洋生命教育。我們在上海海洋大學大力協助下,先后在全校開設了7次大型知識講座,增強學生認識海洋、了解海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的海洋意識。
2、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注重遵循認知、體驗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組織的各項生命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融知、情、意、行為一體,獲得親身體驗,引導學生從身邊開始認識海洋生物、關心海洋生物,積極參加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活動。
3、組織學生志愿者服務隊,促進社區海洋生命教育海洋魚類標本館建立以后后,我校征召了50名學生志愿者擔任標本館“義務講解員”,為來標本館參觀的學生、社區居民講解有關海洋魚類的知識。同時,這些學生還擔負著走出校門,到其它學校、社區開設科普講座的重任,使海洋標本館成為高橋社區海洋生命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在2011年度高橋鎮“十佳”志愿服務項目評比中,藍鴻銘海洋魚類標本館名列其首。
組建學生社團,激發學生自覺參與海洋生命教育
學生社團是開展海洋生命教育的重要載體。育民中學圍繞“藍鴻銘海洋魚類標本館”,組建了開展海洋生命教育的學生社團———“海之魅”。學生們組建了標本制作組、海洋生物攝影組、文學社、海洋魚類動漫社等小組,廣泛開展與海洋生命教育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對海洋生命的探究興趣,豐富學生對海洋生命及海洋環境的認識。為此“,海之魅”曾連續兩次被評為“浦東新區十佳明星社團”。
內引外聯,拓展海洋生命教育之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活水源頭來。”為了使我校的海洋生命教育也有源源不斷的活水充實近來,我們內引外聯,不斷拓展海洋生命教育之路。我們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和上海海洋大學簽訂了共建協議,使我校的海洋生命教育在理論上得以不斷提升;橫向上我們經常到中國南極中山站“、雪龍號”極地考察船、上海大團高級中學等單位學習考察,使我校的海洋生命教育實踐活動不斷豐富;此外,我們還與日本新瀉縣立海洋高等學校結成姊妹學校,把我們的海洋生命教育傳播到大洋彼岸。迄今為止,全國共有30多家新聞媒體采訪、報道了我校在海洋生命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海洋生命教育的輻射影響得到了日益擴大。
作者:葛偉雄單位:上海市育民中學